[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d Hoc网络应急场景下的信息交互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3661.X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8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千目;胡可佳;侯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南理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40/20;H04W64/00;H04W8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无锡市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d hoc 网络 应急 场景 信息 交互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与信息交互的系统,特别是一种采用Ad Hoc网络在应急场景下客户间的信息交互系统。
背景技术
Ad Hoc网络是一种自组织的无线网络,无需基础设施(如基站等)或固定接入点,其可以利用路由协议把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节点自动的组成一个完全自组织、多跳和无中心的网络。在无线传输范围内,Ad Hoc网络中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节点可以直接通信,而超出传输范围的节点间可通过在其他的节点中进行通信。因此,每一个节点既充当主机也充当路由器,这就克服了WIFI等在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通信受限的缺点。
因此,我们利用Ad Hoc网络,建立一个可以在应急场景下使客户与客户间或者客户与控制台间进行信息交互的系统,使客户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当前的位置信息与可逃生的路线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当发生自然灾害情况导致通信设施出故障的应急场景时,为了使客户能够即时地实现实时定位与语音通信功能,能够准确地了解到周围环境的逃生信息,增加逃生概率,从而提出一种基于Ad Hoc网络应急场景下的信息交互系统。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基于Ad Hoc网络应急场景下的信息交互系统,其包括:用于实时定位和语音通信的移动节点1;用于增加网络连接概率的位置固定的中继节点2;具有有线和无线接口的节点3和监控中心计算机4;所述的移动节点1、中继节点2和所述的具有有线和无线接口的节点3进行无线连接;所述的节点3与监控中心计算机4进行有线连接。
其中,所述的移动节点1包括用于感知周围环境的微传感器,所述的微传感器安装于监控现场。
进一步,所述的微传感器包括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和光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选用Ad Hoc网络的位置辅助路由协议LAR,可以在应急场景下实现客户随时调用系统的实时定位功能,以及与周边客户或监控台进行交互通信,从而获取更多的周围信息,增加逃生概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1、Ad Hoc网络具有自组织的特点,可以避免某些死角地区无法发送与接受消息的问题;
2、使用优化的路由协议——E-LAR,可以有效地控制系统开销;
3、客户对自己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可以更加了解,从而增加在应急场景下的逃生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Ad Hoc网络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E-LAR协议的请求区、期望区与亚安全区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节点交互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由于Ad Hoc网络的移动节点可以自动进行组网,反映客户的信息,如:位置信息、语音信息等,可以在自己组建的网络内传送。因此,组网方式的选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图1中每一个人就是一个移动节点1,用于实时定位和语音通信;黑色方块表示位置固定的中继节点2,用于增加网络的连接概率;黑色同心圆表示具有有线和无线接口的节点3,虚线表示无线链路,实线表示有线链路。此处采用的是平面结构,其中移动节点1和固定位置的中继节点2具有路由能力,监控中心计算机4的功能与每个移动节点1的定位功能相同,并且可以给每个移动节点1发送客户的位置信息以及语音信息等。
其中,所述的移动节点1包括用于感知周围环境的微传感器,所述的微传感器安装于监控现场。
进一步,本发明采用的微传感器包括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和光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技术市场上都比较成熟,如烟雾传感器,当烟雾的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开始报警,并将烟感输出数据发给与之相连的传感器移动节点。
结合图2,Ad Hoc网络的路由协议——位置辅助路由LAR(Location-aided Routing Protocol)。在LAR中定义了两个区域:一个称为期望区(Expected Zone), 另一个为请求区(Request Zone)。在这里,我们对LAR协议进行优化,使其更加适用于应急场景,这里定义为E-LAR协议。E-LAR协议在原来的基础上定义了一个亚安全区(Subsafe Zone)与安全区(Safe Zon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南理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南理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36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扩束镜
- 下一篇:一种绝缘品水浴法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