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的主动式均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3117.5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4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平;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111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动力 电池组 主动 均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的主动式均衡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在2011年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国家,我国的汽车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攀升,原油进口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并将不久超越美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我国汽车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新能源汽车按照动力源可以分为:纯电动汽车(EV)、混合电动汽车(H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EV);其中纯电动汽车和混合电动汽车的电力畜能设备主要是动力电池,动力电池也是电动汽车发展的核心技术。动力电池的电池种类一般分为: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以其高能量比、无污染性、工作温度范围宽、无记忆效应、低自放电率和较高的充放电寿命等优点,获得最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我国“十二五”规划中也是将铁锂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研究重点。锂电池在动力电池中的应用需要大量的串并联使用,这就需要完备的均衡技术,电池单元均衡技术也成为锂电池应用的主要技术难点。
目前的均衡系统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被动式均衡系统多采用电阻耗能的方式,这种均衡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实施方便,缺点是速度慢;而主动式均衡系统多采用DC-DC变换器的模式,优点是均衡速度快,能源利用率高,但由于需要多个直流-直流变换器,使得成本较高,可靠性较低。因此,开发设计实用的、高效的动力电池均衡系统成为促进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技术要点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的被动式均衡系统速度慢、主动式均衡系统成本高、可靠性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均衡速度快、能源利用率高、成本低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的主动式均衡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的主动式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双向DC-DC变换器、若干个均衡控制器、若干个连接开关选择器、由若干电池单元串联形成的电源,所述的DC-DC变换器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的电源的正极相连、负相输入端与所述的电源的负极相连,所述的DC-DC变换器的正相输出端、负相输出端均与所述的连接开关选择器连接;
所述的连接开关选择器包括第一均衡母线、第二均衡母线和若干个双向晶闸管,所述的双向DC-DC变换器的正相输出端通过一个双向晶闸管连接在所述的第一均衡母线上、还通过另一个双向晶闸管连接在第二极均衡母线上;所述的双向DC-DC变换器的负相输出端通过一个双向晶闸管连接在所述的第一均衡母线上、还通过另一个双向晶闸管连接在所述的第二均衡母线上;
所述的均衡控制器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的双向DC-DC变换器的工作控制端、所述的双向晶闸管的工作控制端连接;
每个所述的电池单元的正极和负极依次通过双向晶闸管连接在所述的第一均衡母线、第二均衡母线上,且相邻的两节电池单元共用同一个双向晶闸管。
所述的DC-DC变换器采用双向BUCK型变换电路。
所述的均衡控制器为微型数字控制芯片。
所述的电池单元的个数大于等于1节。
使用时,均衡控制器检测各个电池单元的状态,判断需要充电或放电的电池单元,然后向双向DC-DC变换器和双向晶闸管发出指令,使得双向DC-DC变换器根据待处理的电池单元的与第一均衡母线和第二均衡母线连接的关系,选择性的开启连接在双向DC-DC变换器上的双向晶闸管,使得第一均衡母线和第二均衡母线带上相应的电性,同时,除了接通与待处理的电池单元相连的双向晶闸管外,其余的与其他电池单元连接的双向晶闸管关断;均衡结束后,均衡控制器关断接通的双向DC-DC变换器和相应的双向晶闸管,均衡装置恢复常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向DC-DC变换器进行均衡控制,既可以对低电平的电池单元充电也可以对高电平的电池单元放电,实现了均衡的高效性、快速性;采用连接开关选择器,连接双向DC-DC变换器和需要均衡的电池单元,既减少了均衡变换器的数量,又增加了均衡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电路的示意图(其中VT1~10均代表第一~十个双向晶闸管;E1~5均代表第一~第五个电池单元;T1、T2代表双向晶闸管的两个连接端;+代表电池单元的正极;-代表电池单元的负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参照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31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