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节能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2720.1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4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俞科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科宝 |
主分类号: | F24H1/44 | 分类号: | F24H1/44;F22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陈新胜 |
地址: | 312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节能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锅炉,特别涉及一种煤利用率高、热转换率高的高效节能锅炉。
背景技术
燃煤锅炉是生活、生产领域广泛应用的换热设备,是通过煤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烟气与水进行热交换,以提供高温蒸汽或热水为目的。目前的燃煤锅炉普遍存在煤利用率低、排放烟气污染性强等缺点,加快煤炭资源的消耗及环境的恶化。究其原因主要为:
首先,空气输送装置无法满足煤炭燃烧过程中对空气的需求;由于煤炭在炉膛内无法充分燃烧,部分能量不能转化成热能,现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减小锅炉的横截面积,以满足煤炭燃烧时所需空气,直接降低了锅炉的工作效率;因此,如何解决空气输送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其次,高温烟气向上快速游走,与水层接触面积小且时间短,烟气中的热能未能被水层充分吸收;由于高温烟气和水的热交换是通过在烟火管内完成的,烟火管长度越长,热交换越充分,但热量损耗越大;因此,如何有效提高热交换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再次,高温烟气携带大量余烟由烟道排出,造成空气污染;由于高温烟气游走速度较快,高温烟气中的携带的煤炭燃烧粉尘将被携带喷出,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
最后,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一次燃烧无法彻底将煤炭燃烧殆尽,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垃圾,因此需要对燃料设计二次燃烧的过程,从而解决掉燃料燃烧灰尘的同时,对燃料进行充分燃烧提高燃料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煤炭燃烧过程中的空气输送,高温烟气与水层热交换的面积,高温烟气携带粉尘造成的空气污染,煤炭充分燃烧。
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公开高效节能锅炉,包括锅炉本体、热交换管道和炉膛;其中,所述锅炉本体包括锅壳、内壁和供热管,锅壳为中部开有点火口的圆柱体,内壁为中部设有锅状结构的圆柱体、与锅壳同轴心套接且锅状结构位于点火口上方,内壁与锅壳之间为水箱;所述供热管设置于锅壳顶部、与水箱连接;所述热交换管道包括供水管和烟火管,供水管内套接多根烟火管;所述炉膛中部开有送煤口;其连接关系在于:所述热交换管道一端设置于地面,另一端连接锅壳的上缘,热交换管道另一端的烟火管伸入锅炉本体内与炉膛相连;所述锅炉本体设置于位于地面的炉膛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节能锅炉还包括燃料供给装置和空气输出装置;所述燃料供给装置包括燃料供应管和电机;所述燃料供应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向前延伸且前端向上弯折呈喇叭状,内管套接与外管内、内壁设置螺旋向前的推进片;电机与内管连接;所述燃料供应管通过送煤口插入炉膛内部;
所述空气输出装置包括弧状降温外管、进风口、送风管和送风孔,所述弧状降温外管与送风口的上半部分密封连接,且弧状降温外管与送风口的上半部分之间开有送风管,所述送风管的顶部开有送风孔;所述弧状降温外管的两端分别与水箱相连通;所述空气输出装置匹配固定设置于燃料供应管外管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烟火管表面设置有钢片缠绕形成的散热片。
优选地,内壁内的烟火管至少设有一个盘旋结构。
优选地,所述烟火管与炉膛的连接口设置在水箱的底部。
通过上述结构,本发明通过增设散热片,解决了提高高温烟气与水层热交换的面积问题;通过将烟火管与炉膛的连接口设置在水箱的底部,给高温烟气了一个缓冲区,让高温烟气携带的粉尘有一个沉降的过程,有效降低了高温烟气携带的粉尘量;通过增设燃料供给装置和空气输出装置,使得煤炭供氧量充足,从而充分燃烧。
本发明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点的放大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烟火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燃料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空气输出装置的截面图;
图6为空气输送装置的部分俯视图;
图中,11-锅壳,111-炉口,12-内壁,13-供热管,14-水箱,21-供水管,22-烟火管,23-散热片,3-炉膛,31-送煤口,41-外管,42内管,43-推进片,51-弧状降温外管,52-送风管,53-送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科宝,未经俞科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27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便携式投影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探伤机高效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