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刺无纺布原位聚合复合的上胶系统及上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2262.1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1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孙筱辰;贾玉玺;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D1/02 | 分类号: | B05D1/02;B05D1/18;B05D3/02;B05C5/00;B05C3/12;B05C11/10;C08F251/00;C08F220/14;C08F220/18;C09J151/02;D06M15/263;D06M15/03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刺 无纺布 原位 聚合 复合 系统 工艺 | ||
1.一种针刺无纺布原位聚合复合的上胶系统,包括制胶装置、浸胶/喷涂施胶装置和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胶装置包括高、低位安装的配料罐和混料罐,以使配料罐内的水乳液能自发流入混料罐内;
所述烘干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放卷辊、预热辊、热辊组I、热辊组II、热辊组III、热辊组IV和收卷辊,且在任意相邻的两者之间设有若干个导布辊;其中,热辊组I、热辊组II、热辊组III、热辊组IV均为两个侧面相切的烘筒;双面上胶时,将针刺无纺布从放卷辊依次引至收卷辊;单面上胶时,直接将针刺无纺布从放卷辊连接到热辊组I和热辊组II之间的导布辊上,不使用预热辊和热辊组I;
所述浸胶/喷涂施胶装置包括喷胶泵,一侧连接于制胶装置,另一侧连接于缓冲罐,所述缓冲罐与上输送管连接;所述上输送管分别与喷胶头I和喷胶头II连接,所述喷胶头I和喷胶头II安装在自动往复装置上,并且,所述喷胶头I位于放卷辊与预热辊之间的上方,所述喷胶头II位于热辊组I与热辊组II之间的上方,在喷胶头I和喷胶头II对应区域无纺布的下方分别设有胶槽I和胶槽II;所述胶槽I与下输送管连接,所述下输送管直接与制胶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罐和混料罐之间安装有阀门,且配料罐和混料罐内均安装框式搅拌器;所述喷胶头I和喷胶头II上设有阀门,用于调节喷胶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槽I和胶槽II均为梯形槽,且底端设有导出管,导出管上设有阀门,所述胶槽I内设有导布辊以及一对间隙能够调节的转动挤压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往复装置包括两个相同安装高度、相同转动方向的齿轮及连接两齿轮的链条,喷胶头I或喷胶头II固定在链条上,在两齿轮内侧安装有两个限位开关;喷胶头I或喷胶头II每碰一下限位开关,齿轮转动方向就会改变,完成喷胶头I或喷胶头II的往复运动。
5.一种针刺无纺布原位聚合复合的上胶工艺,其特征在于,是利用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上胶系统实现的,步骤如下:
1)在配料罐内加入乳化剂、缓冲剂和一部分水,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搅拌,加入引发剂,在60~70℃温度范围内搅拌1小时形成预聚体;加入剩余的水,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水乳液,冷却至室温并引入混料罐,往混料罐中加入多糖化合物,使其与水乳液在连续搅拌下混合,形成悬浮液;
其中,各物料的质量比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多糖化合物:乳化剂:引发剂:缓冲剂:水总量=2.5:1.5:16:1.8:0.4:0.3:125;水分两次加入,第一次加入水总量的2/5;
2)将针刺无纺布引至烘干装置,并将步骤1)中得到的悬浮液通过浸胶/喷涂施胶装置对针刺无纺布施胶;
3)烘干定型:在烘筒的烘干作用下,悬浮液中的有机分子之间发生聚合、交联和糊化反应,生成高分子材料,并牢牢吸附于纤维无纺布的空隙中,从而得到符合质量要求的针刺无纺布复合材料产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乳化剂为烷基苯聚醚磺酸钠,引发剂为过硫酸铵,缓冲剂为碳酸氢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浸胶/喷涂施胶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喷胶泵将混料罐内的悬浮液高压打出,悬浮液经缓冲罐减压后,通过上输送管经喷胶头I或喷胶头II均匀地喷涂复合于针刺无纺布表面,胶槽I和胶槽II还用于收集滴落的悬浮液,或者直接引入胶槽I内对无纺布实施浸胶,无纺布通过导布辊浸入悬浮液中,再经一对转动挤压辊,将多余悬浮液挤出流回胶槽I,其中,悬浮液的量为至少漫过胶槽I中的导布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烘干定型的具体过程是:采用烘筒烘干上胶后的针刺无纺布,在烘干过程中,烘筒的温度在200~250℃之间,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使得八个烘筒线速度按照针刺无纺布到达的先后顺序依次为4m/min、4.1m/min、4.2m/min、4.3m/min、4.4m/min、4.5m/min、4.6m/min、4.7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226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