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收发元件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2047.1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9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H04B1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湖***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发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元件,尤其涉及一种光收发元件。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时下的通信方式已不限于使用电信号来实现,而近年来光纤通信技术更是逐渐趋于成熟。由于光在光纤中的传递速率远高于电子在导线中的传递速率,因此光纤通信可大幅的提升数据传输的速率,进而提升了网络中下载或上传的速率。
在现有双向光通信系统中,系统端与用户端各具有双向光学组件(bidirectional optical subassembly,以下简称BOSA),而两个双向光学组件之间以光纤连接。当用户端欲传递信号至系统端时,用户端的双向光学组件中的光收发元件会将用户端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而此光信号经由光纤传递至系统端的双向光学组件。系统端的双向光学组件中的光收发元件在接收了此光信号后,会将此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而供系统端作处理。反之,当系统端欲传递信号至用户端时,系统端的双向光学组件中的光收发元件会将系统端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而此光信号经由光纤传递至用户端的双向光学组件。用户端的双向光学组件中的光收发元件在接收了此光信号后,会将此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而供用户端作处理。如此一来,便能够达成系统端与用户端的双向光通信。
由于时下的电子装置朝向小型化发展,因此光收发元件的内部结构的简化及体积的缩小便成为设计光收发元件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收发元件,可具有较简化的结构与较小的体积,且有助于使过程简化及降低制作成本。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收发元件,包括外壳、光检测器、发光单元及波长分离复用器。外壳包括基座及上盖。上盖覆盖基座,且上盖在相对基座的部分设有通孔。光检测器配置基座上,且位于外壳内,其中光检测器适于接收来自外壳外且经由通孔进入的接收光束。发光单元配置在基座上,且位于外壳内,其中发光单元适于发出发射光束,且发射光束适于经由通孔传递至外壳之外。波长分离复用器贴附在上盖的相对基座的部分上,位于发光单元与通孔之间的发射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位于光检测器与通孔之间的接收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发射光束的波长不同于接收光束的波长,且波长分离复用器根据波长的不同而将发射光束的传递路径与接收光束的传递路径分离。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收发元件中,由于波长分离复用器是贴附在上盖的相对基座的部分上,而可以不用贴附在基座上,因此有助于简化光收发元件的结构,缩小光收发元件的体积,且有利于简化过程,进而可降低光收发元件的制作成本。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收发元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波长分离复用器的分光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50:光纤;
52:接收光束;
100:光收发元件;
110:外壳;
111:通孔;
112:基座;
114:上盖;
115:部分;
120:光检测器;
130:发光单元;
132:发射光束;
180:波长分离复用器;
182:阶梯状表面;
190:透镜;
210:导脚;
240:垫圈;
242:贯孔;
250:承载平台;
260:承载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收发元件的剖面示意图,而图2为图1中的波长分离复用器的分光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光收发元件100包括外壳110、光检测器120、发光单元130及波长分离复用器180。外壳110包括基座112及上盖114,其中基座112例如为晶体管外形头(transistor outline header,以下简称TO-header),而上盖114例如为晶体管外形罐(transistor outline can,以下简称TO-can)。上盖114覆盖基座112,且上盖114的相对基座112的部分115(即图1中上盖114的顶部)设有通孔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正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20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山体、坝体廊道渗水排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混凝土坝施工的温控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