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疫组化用二抗显色系统灵敏度、亲和力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1750.0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6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林齐心;陈赞烽;熊玉林;王小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21/7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免疫 化用 显色 系统 灵敏度 亲和力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病理检测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免疫组化用二抗显色系统灵敏度、亲和力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免疫组化技术是应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观察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研究的一项技术。其中显色过程多为标记的第二抗体承担。免疫组化技术最终要在二抗上面体现,因此二抗的特异性及其灵敏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检测过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如何使抗体能与抗原有效地结合并将此信号进行放大,是衡量免疫组化技术的两项重要指标。围绕信号放大这一要求,不断有新的问世。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二抗放大系统主要用生物素与亲和素系统、高分子葡聚糖载体结合多个二抗和辣根酶系统等。不同公司基于二抗放大产品由于生产的方法不同,其在免疫组化应用中各有差异。如何评价二抗在免疫组化过程中的灵敏度、亲和力,对于产品的指标控制十分重要。目前评价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在病理组织上根据其显色的深浅进行人为的判定,具有极大的随意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玻片上评价二抗显色系统灵敏度及其亲和力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免疫组化过程进行二抗显色系统灵敏度和亲和力测定的技术。
随着免疫组化技术在临床诊断和肿瘤转化诊断中的应用,医院病理工作者对免疫组化灵敏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选择高灵敏度、高亲和力、显色效果明显的二抗系统,对免疫组化的检测结果判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发明中,采用一抗在载玻片上点样矩阵模型,作为二抗的检测底物,进行免疫组化二抗显色系统灵敏度和亲和力的测定。
将可以与二抗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不同浓度的一抗预先在玻片上进行点样,真空干燥后,加石蜡封闭,然后经过脱蜡、水化、修复、二抗反应、显色等步骤。或是经过包埋的不同浓度一抗的石蜡切片预先放置在玻片上,经过切片、捞片、烤片、脱蜡、水化、修复、二抗反应、显色等步骤。将显色结果进行拍照,采用软件识别系统对每个点样点的显色结果进行计算,获得其光密度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免疫组化用二抗显色系统灵敏度、亲和力的测定方法,所述测定方法包括下列工艺步骤:将能与二抗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一抗按不同稀释的浓度预先吸附在玻片上,一个浓度的一种多肽在玻片上经上样后形成一个小圆斑;或是将经过包埋的不同浓度的一抗石蜡切片预先放置在玻片上,与病理组织切片同时经历常规免疫组化操作步骤,以特定一抗的染色结果来判定免疫组化过程二抗显色系统的灵敏度及亲和力。
所述预先吸附在玻片上是以物理吸附的方式,吸附在免疫组化用的玻片上。
所述常规免疫组化操作步骤包括:干燥、石蜡作用、脱蜡、水化、修复、二抗反应、染色。
所述石蜡作用是将一抗点样在玻片上并干燥后,将玻片加入熔化的石蜡中浸泡,保证点样位置浸泡于石蜡中,然后将载玻片取出冷却固化。
所述一抗的染色结果,是指一抗的斑点颜色从浓度由低到高表现为逐渐加深的现象;再通过显微镜对病理组织切片进行观察,根据病理组织切片上靶位颜色可显示的最低浓度判定检测一抗的最低浓度,以确定二抗检测系统的灵敏度。如某一排一抗点样浓度的斑点无明显的显色反应,而上一浓度的斑点显色且颜色肉眼可辨,则该浓度的上一浓度的一抗浓度为检测二抗系统的灵敏度值。
所述以特定一抗的染色结果来判定免疫组化过程二抗显色系统的灵敏度及亲和力的具体方法为:对染色结果进行拍照,用图像软件对呈色斑点进行光密度测量,通过对应一抗浓度与光密度,计算二抗检测系统与一抗的亲和力;一抗与二抗结合显示的光密度值达到饱和值50%时,其一抗的浓度即为该二抗显色系统的亲和力指数,以μg/L表示,通过比较不同来源二抗样品的亲和力指数衡量二抗的亲和力高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17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式转载机链轮拆装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不锈钢管对接的轨道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