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墨记录用非水系油墨组合物和喷墨记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9869.4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4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棹亮人;成相牧;长濑真;饭田圭司;篠田知纪;窪田健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D11/36 | 分类号: | C09D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金世煜,苗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 记录 水系 油墨 组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记录用非水系油墨组合物和使用它的喷墨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利用从喷墨记录用喷头的喷嘴喷出的微小油墨滴在纸等吸水性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文字的喷墨记录方法。作为在这种喷墨记录方法中使用的油墨,广泛普及以水为主溶剂的水系油墨。然而,近年来,在各种领域中,喷墨记录方法逐渐用于对各种记录介质的记录。特别是从与以低吸收性记录介质为对象的印刷方式相对应的观点出发,开发了作为溶剂实质上不含水的非水系油墨代替现有的水系油墨。
作为以低吸收性记录介质为对象的印刷方式,通常已知有软包装材料用凹版印刷、卫生器具用柔版印刷、金属板用丝网印刷、屋内外广告用喷墨印刷等。然而,通常,用于这些印刷方式的非水系油墨使用属于第2种有机溶剂的甲苯、乙酸乙酯、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烷等溶剂,设定环境浓度、因气味等设置局部排气设备或产生定期健康诊断等义务等的处理困难,需要安全卫生性更高的非水系油墨。
从这种观点出发,提出了含有不属于第2种有机溶剂的乙二醇单丁醚乙酸酯等乙二醇醚乙酸酯类、γ-丁内酯等环状酯类等溶剂的非水系油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004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如上所述的非水系油墨中含有的溶剂有时难以干燥,有时缺乏使低吸收性记录介质的表面溶解的能力。使用含有这种溶剂的非水系油墨在低吸收性记录介质上进行印刷时,由于低吸收性记录介质缺乏吸收溶剂的能力,所以有时记录的图像的表面干燥性降低。
特别是有时在高温且多湿(例如,30℃以上且湿度70%RH以上)的条件下进行印刷时,图像的表面干燥性的降低变得显著。
本发明的几种方式通过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提供一种记录在低吸收性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表面干燥性优异且安全卫生性也优异的喷墨记录用非水系油墨组合物以及使用它的喷墨记录方法。
本发明能够通过以下方式或应用例实现。
应用例1
本发明的喷墨记录用非水系油墨组合物的一个方式是含有:
下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和
下述通式(2A)或下述通式(2B)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
(式(1)中,R1表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R2和R3各自独立地表示甲基或乙基。)
(式(2A)中,R4A表示碳原子数5~9的烷基,R5A表示甲基或乙基。)
(式(2B)中,R4B表示碳原子数2~5的亚烷基,R5B和R6B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
根据应用例1的喷墨记录用非水系油墨组合物,能够提高记录在低吸收性记录介质(特别是被记录面上含有氯乙烯树脂的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表面干燥性(特别是在高温多湿下记录时的表面干燥性)。另外,能够降低或不含有现有的非水系油墨组合物中使用的第2种有机溶剂,所以安全卫生性方面也优异。
应用例2
在应用例1中,上述通式(1)中,R1可以为甲基。
应用例3
在应用例1或应用例2中,上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含量[M1(质量%)]可以为8质量%~48质量%。
应用例4
在应用例1~3的任1例中,上述通式(2A)表示的化合物的含量[M2A(质量%)]可以为8质量%~48质量%。
应用例5
在应用例1~4的任1例中,上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含量[M1(质量%)]和上述通式(2A)表示的化合物的含量[M2A(质量%)]的总计(M1+M2A)可以为16质量%~56质量%。
应用例6
在应用例1~5的任1例中,上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含量[M1(质量%)]与上述通式(2A)表示的化合物的含量[M2A(质量%)]的含有比(M1/M2A)可以为0.1~10。
应用例7
在应用例1~6的任1例中,上述通式(2B)表示的化合物的含量[M2B(质量%)]可以为8质量%~48质量%。
应用例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98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