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医学治疗物质体内植入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29576.6 申请日: 2013-01-25
公开(公告)号: CN103126750A 公开(公告)日: 2013-06-05
发明(设计)人: 卢建熙;卢霄 申请(专利权)人: 卢建熙
主分类号: A61B17/56 分类号: A61B17/56;A61D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00030 上***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多功能 医学 治疗 物质 体内 植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学治疗物质体内植入装置,该装置既能将医学治疗物质在盲视下植入到相应治疗部位,又能进行微创手术等其它治疗功能。该装置主要用于医学领域和兽医领域。

背景技术

科学的突飞猛进推动了外科手术向微创治疗方向发展,也就是手术切口越做越小,治疗越做越深,越做越大。这样就带来一系列手术配套要求,如工作通道、可视术野、手术器具、物质送入和内部冲洗等。这些要求在骨科领域显得尤为突出,尤其是在脊柱和关节外科,手术区域的组织和器官精细而重要,应尽量避免损伤。可是骨科手术过程繁琐、器械诸多和植入物多种多样。就骨修复材料的种植而言,有很多种器具和方法。专利CN202537631介绍一种植骨器,包括器具体、活塞和手柄,使得植骨材料可安全准确植入相应部位。专利CN202477818描述一种微创计量型植骨器,由带计量刻度的套管、与套管相配合的导棒、漏斗和手柄组成。该植骨器能收集碎骨粒和定量植入相应部位。专利CN202211740介绍一种植骨器,包括纵向长度的柱体结构的持骨体、滑盖、加压杆和支撑杆。持骨体与滑盖组合成密闭的中空柱体结构,加压杆和支撑杆可以组合成紧密接触的柱体结构,并容置于持骨体和滑盖组成的密闭中空柱体结构中。加压杆在植骨过程中可以通过支撑杆的两侧插入持骨体的凹槽,既可以在装料过程中推动骨材料,又可以在植骨过程中进行侧向植骨。专利CN202437318介绍一种方便植骨器,包括推杆活塞及储骨器。该植骨器为直筒形,其中一端封闭,其上有穿孔用于推杆活塞的推杆穿过,另一端开放,其筒壁有一长纵向开口,开口有封盖闭之,封盖与该植骨器通过铰链结构连接,封盖上设有锁扣,用于避免封闭开口的封盖自行开启。推杆活塞部的横截面的形状及尺寸与该植骨器相匹配。专利CN202376207U描述一种防溅植骨器。捣棒由捣棒体、漏斗盖、钢珠、弹簧、销钉和手柄组成。捣棒体为台阶杆状,左端头部为球状,右端有通孔。漏斗盖中心通孔,下端有环形凹槽,右端有通槽。漏斗由漏斗体、连杆、销钉和手柄组成,漏斗体中心通孔,上部为锥体状,下部为圆柱状,且其下端有斜锥口,圆柱状表面有刻线标记。首先确定手术位置,确定防溅植骨器植入的深度和方位,钻孔,将碎骨置入漏斗中,用捣棒联合漏斗植骨至手术要求。专利CN202096280描述一种伤椎植骨器械,由植骨漏斗和顶棒组成。植骨漏斗的头部由两个邻接的凹陷区组成,其中第一凹陷区的底部与该植骨漏斗管状的体部相连通,第一凹陷区与第二凹陷区之间被一个低于周边侧壁的隆起部隔开。顶棒的握柄前端延伸出细长杆状的体部。该植骨漏斗的体部外周距下端四厘米处设有向径向外侧延伸的挡板。该顶棒的体部上设有多条刻度线。专利CN202078378描述一种椎体间植骨的两件套工具。包括植骨漏斗和嵌入器,为金属质地。植骨漏斗的形状为长管状与圆锥状的结合,长管的前端为斜头。嵌入器为一长圆柱状工具,其直径与长管的内壁相吻合。在椎间盘和终板软骨切除后,开始进行植骨时,先将神经牵开,暴露椎体间隙,将植骨漏斗的长管插入至间隙较前端,斜面朝向中间,向漏斗后方倒入足量碎松质骨,用嵌入器将碎骨捣入至长管前端,进入椎间隙并压实。通过调整斜面朝向,可以使碎骨块在椎间隙中均匀分布。专利CN201977909描述了一种股骨髁上复杂骨折微创植骨装置,由漏斗状套筒、穿刺内栓、植骨内栓组成。漏斗状套筒内可以放置穿刺内栓或植骨内栓,穿刺内栓的底端设有切口,穿刺内栓穿过漏斗状套筒,经过皮肤切口、肌肉、骨折块间隙到达骨髓腔或骨缺损处。专利CN102138822描述一种修复骨缺损植骨器,该植骨器将骨粒装入其内,压紧防止散落,并将其对准骨缺损区整体推射出去。植骨器为医用高分子透明材料,依植骨器容量对应不同型号,由顶部可拆卸的活扣顶盖、中间带容量刻度的植骨器筒、尾部可拆卸的活塞推杆装置构成。专利CN201701281描述一种椎间植骨器,由漏斗和捣杆组成。漏斗包括斗体和导套,斗体上口直径为3.5-5cm,斗体下口直径为8-10mm,斗体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导套为空心的圆柱体,长为12-15cm。捣杆包括杆身和手柄,杆身为实心圆柱体,与导套内壁紧密配合至上下滑动。专利CN201519185描述一种微创骨内植骨器,其结构是前套管通过管接头与后套管对接,在后套管上设有齿轮推进机构,由齿轮推进机构驱动的齿条推杆穿接在前、后套管中。专利CN201642419描述一种用于椎体间植骨手术的椎间植骨器。包括有套管和与套管相配合的活塞,套管的出口内径与套管内管径一致,植骨时只需要拉动活塞到套管底部,将骨组织从套管出口放入套管中,并将骨组织压实,然后将套管出口端对准椎间隙,推动活塞将骨组织送入椎间隙即可。专利CN201239222描述了一种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器。涉及有导棒柄、手柄、套管和植骨导棒构成。手柄设置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器的顶部,手柄为一环形状结构件,在手柄内环一侧,与手柄联接设置有套管,套管的管体上设置有刻度线。在套管的内部设置有植骨导棒,植骨导棒的一端设置有导棒柄,植骨导棒的另一端为松质骨导入端。专利C N101288608描述了一小切口潜行式椎板间植骨器,包括植骨工作通道的外套,分别与外套的工作通道配合,且能沿工作通道移动的椎板锉、核心植骨器。核心植骨器是由植骨套管,与植骨套管滑动配合的植骨推进杆组成。专利U S2008065140介绍一种植微创性皮下通道建立器械,包括套管和撑开器。该设备能插入微型切口,而在皮下撑开,便以插入不同大小的器械,同时减少对皮组织的伤害。专利US2011046652描述一套转对腕管松解术的微创器械,包括套管和切刀。在前臂上部开一个小口,插入套管和切刀后,切断腕管。专利US2008215148描述一套耳科的器械,包括钻和套管。用钻在耳囊骨建立一个隧道,而插入套管。此套管体上带返刺,保证它的固定。该套管内能配各种治疗器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建熙,未经卢建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95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