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门栓锁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9457.0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4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梁少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少珍 |
主分类号: | E05B15/10 | 分类号: | E05B15/10;E05B15/02;E05B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张新球 |
地址: | 5428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门锁。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的门栓门锁;有中国公开专利91205335.6双开门栓锁、98251075.6双开门栓式安全锁;其设计方案为包括门栓壳,齿条门栓及其驱动零部件,装饰零部件,锁具相配合构成;其存在门栓在门栓壳内移动困难,不够灵活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安全门栓锁。
本发明的安全门栓锁,包括门栓壳,齿条门栓及其驱动零部件,装饰零部件,锁具相配合构成,其特征在于:其门栓壳中设有导轮,齿条门栓上设有与门栓壳中导轮相匹配的导轨。优选其齿条门栓的导轨为槽型导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其门栓壳中设有导轮,齿条门栓上设有与门栓壳中导轮相匹配的导轨;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门栓在门栓壳内移动困难,不够灵活的不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图1——门栓结构说明主视示意图
图2——门栓组装于门板左视示意图
图3——门栓组装于门板俯视示意图
图4——齿条门栓(3)主视示意图
图5——齿条门栓(3)左视示意图
图6——门栓壳(1)主视示意图
图7——门栓壳(1)左视示意图
图8——门栓壳(2)主视示意图
图9——门栓壳(2)左视示意图
图10——应用总装结构说明主视示意图
图11——应用总装结构说明俯视示意图
图12——应用总装结构说明左视示意图
图中:门栓壳(1),门栓壳(2),齿条门栓(3),齿轮(4),轴(5)、(14),导轮(6),锁舌插口(7),装饰面壳(8)、(15),驱动手柄(9),门栓齿条(10),支撑板(11),轴套(12),螺孔(13),手柄(16),螺栓(17),锁具(18),锁舌(19),导轨(A),门栓腔(B1)、(B2),门板(M)。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2所示,本发明安全门栓锁的门栓,由门栓壳(1),门栓壳(2),齿条门栓(3)和由齿轮(4)与轴(5)组合固定后,穿过门栓壳(2)上的轴套(12),其齿轮(4)与门栓齿条(10)接触,而构成一个门栓驱动机构组合构成。通过驱动手柄(9)驱动齿条门栓(3)的伸缩移动;为齿条门栓(3)的伸缩移动灵活自如,本设计在门栓壳(2)上由支撑板(11)固定安装导轮(6),在齿条门栓(3)的中设计一与之匹配的槽型导轨(A);要栓门时,驱动齿条门栓(3)插入门栓壳(1),开门时,驱动齿条门栓(3)向门栓壳(2)移动,从门栓壳(1)退出而缩回门栓壳(2)中;门即可打开。为稳妥起见,齿条门栓(3)中设有螺孔(13),在螺孔(13)安上个螺栓(17),可起到不锁门时,防止齿条门栓(3)向外过度移动掉出作用。
如图1-12所示,本发明的安全门栓锁,由门栓壳(1),门栓壳(2),齿条门栓(3)与由齿轮(4)与轴(5)组合固定后,穿过门栓壳(2)上的轴套(12),其齿轮(4)与门栓齿条(10)接触,而构成一个门栓驱动机构,锁具(18),的锁舌(19)与齿条门栓(3)的锁舌插口(7)配合组合构成。通过驱动手柄(9)驱动齿条门栓(3)的伸缩移动;为齿条门栓(3)的伸缩移动灵活自如,在门栓壳(2)上由支撑板(11)固定安装导轮(6),在齿条门栓(3)的中设计一与之匹配的槽型导轨(A);要锁门时,驱动齿条门栓(3)插入门栓壳(1),当齿条门栓(3)的锁舌插口(7)到达锁舌(19)位置时,达锁舌(19)插入插口(7)中,门被缩住。开门时,用钥匙或在屋内用手驱动,使锁舌(19)离开插口(7)后,驱动齿条门栓(3)向门栓壳(2)移动,从门栓壳(1)退出而缩回门栓壳(2)中;门即可打开。为稳妥起见,齿条门栓(3)中设有螺孔(13),在螺孔(13)安上个螺栓(17),可起到不锁门时,防止齿条门栓(3)向外过度移动掉出作用。为美观和关门时方便,一般均加配装饰面壳(8)、(15),轴(14)联接两装饰手柄(16)。
本发明安全门栓锁,所有零部件均可采用现有技术的制造或购买获得,采用现有技术的进行组装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少珍,未经梁少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94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 下一篇:发动机进气管、发动机进气系统以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