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8476.1 | 申请日: | 2013-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0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牛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晓光 |
主分类号: | A61K36/87 | 分类号: | A61K36/87;A61P31/14;A61P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小儿 流行性腮腺炎 脑膜 脑炎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腮腺炎病毒感染后脑膜炎是流行性腮腺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引起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可遗留耳聋、视力障碍等后遗症;目前比较多用病毒唑利巴韦林治疗,该药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光谱抗病毒药,大量临床资料证明受到较为满意的疗效,但该药毒性较大,长期静脉点滴可引起骨髓抑制和免疫抑制,部分病例可引起胃肠道出血及血清胆红素的升高,临床上不宜长期应用。发明人经过多年的临床试验证明,采用中药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具有较好的疗效,毒副作用也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的中药制剂。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俗称“痄腮”,脑膜脑炎是本病常见的并发症,中医认为是由于中风温热度烘盛,热极生风,内陷厥阴所致;中医在治疗上以清热解毒为主,佐以平肝熄风、散结消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桂叶素馨15-25份、独脚乌桕13-15份、柳穿鱼5-15份、漏芦3-5份、白花蛇舌草4-6份、羚羊角1-3份、玳瑁15-17份、九头狮子草15-20份、龙胆草10-17份、赤芍10-20份、枸橘叶5-18份、甘草5-7份。
优选的,桂叶素馨20份、独脚乌桕14份、柳穿鱼13份、漏芦4份、白花蛇舌草5份、羚羊角2份、玳瑁16份、九头狮子草18份、龙胆草15份、赤芍15份、枸橘叶15份、甘草6份。
制备方法 将上述中药按传统的方法制成汤剂。
方中:桂叶素馨、独脚乌桕、柳穿鱼、漏芦、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炎利尿,消肿散结;羚羊角、玳瑁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九头狮子草祛风清热,化痰解毒;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枸橘叶理气祛风,消肿散结;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解止痛。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我院收治流行性腮腺炎并脑膜脑炎患儿240例,将24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男72例,女48例;年龄3~13岁,平均8±0.35岁;病程2~11天,平均5±0.6天。临床表现为发热110例,头痛102例,嗜睡44例,呕吐64例,头晕18例,脑膜刺激征阳性74例。脑电图异常104例,其中轻度36例、中度56例、重度12例。脑脊液检查40例,异常26例。对照组120例,男71例,女49例;年龄2~12岁,平均8±0.45岁;病程1~10天,平均5±0.5天。临床表现为发热108例,头痛103例,嗜睡15例,呕吐63例,头晕19例,脑膜刺激征阳性73例。脑电图异常105例,其中轻度37例,中度57例,重度13例。脑脊液检查42例,异常25例;两组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
诊断标准 参照第16版《儿科学》流行性腮腺炎伴有以下3项中2项者诊断为腮腺炎脑膜脑炎:(1)流行病学资料及发热,腮腺炎和(或)颌下腺肿胀伴头痛呕吐症状;(2)脑膜刺激征阳性;(3)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学及生化检查符合病毒感染。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中药制剂,每日一剂,早、晚2次分服;对照组常规应用病毒唑或干扰素、补液、脱水剂等治疗;两组均一周为一个疗程。
疗效标准 以患儿体温正常,腮肿及脑膜刺激征消失,脑脊液正常,脑电图基本正常,无后遗症为痊愈;脑脊液观察分别在发病3-7d各查1次,脑电图于治疗7-10d复查。
治疗结果 (1)两种症状体征平均消退天数,见表1。
两组比较: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淀粉酶和脑电图复常时间比较结果,见表2。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血清淀粉酶与脑电图复常时间有显著性差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称取桂叶素馨20g、独脚乌桕14g、柳穿鱼13g、漏芦4份、白花蛇舌草5g、羚羊角2g、玳瑁16g、九头狮子草18g、龙胆草15g、赤芍15g、枸橘叶15g、甘草6g。将上述中药按传统的方法制成汤剂。
实施例二:称取桂叶素馨15g、独脚乌桕13g、柳穿鱼5g、漏芦3份、白花蛇舌草4g、羚羊角1g、玳瑁15g、九头狮子草15g、龙胆草10g、赤芍10g、枸橘叶5g、甘草5g。同上。
实施例三:称取桂叶素馨25g、独脚乌桕15g、柳穿鱼15g、漏芦5份、白花蛇舌草6g、羚羊角3g、玳瑁17g、九头狮子草20g、龙胆草17g、赤芍20g、枸橘叶78g、甘草7g。同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晓光,未经牛晓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84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