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外贴膏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8318.6 | 申请日: | 2013-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3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娟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70;A61P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4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小儿 哮喘 中药 贴膏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外贴膏药。
背景技术
哮喘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本病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反应和气道高反应性而导致反复喘鸣发作、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可恢复的气流受阻是其特征。小儿哮喘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近年有逐步上升的趋势,在我国也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尽管肾上腺皮质激素作为目前哮喘治疗的有效药物而广泛使用,但近年发现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仍不能降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通过临床试验证明,利用中药外敷治疗小儿哮喘具有疗效好,方法简单,副作用小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外贴膏药。中医认为,哮喘多由于外感风寒触动体内伏痰而发生,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喘,中医在治疗上宜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宣肺平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外贴膏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福建胡颓子叶9-11份、山蚂蝗9-11份、小叶枇杷5-7份、通光散6-8份、大叶沿阶草5-7份、马兜铃3-5份、奶浆柴胡9-11份、细辛4-6份、干姜4-6份、萆茇3-5份、桔梗8-10份、冬虫夏草4-6份、甘草2-4份。
优选的,福建胡颓子叶10份、山蚂蝗10份、小叶枇杷6份、通光散7份、大叶沿阶草6份、马兜铃4份、奶浆柴胡10份、细辛5份、干姜5份、萆茇4份、桔梗9份、冬虫夏草5份、甘草3份。
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用高速中药粉碎机(24000转/rain)粉碎成药末,再用100目的筛过筛后,加入适量蜂蜜调成糊膏状备用。
方中:福建胡颓子叶下气定喘;山蚂蝗祛风湿散瘀,消肿治哮喘;小叶枇杷止咳平喘,祛痰;通光散清热解毒,止咳平喘;大叶沿阶草安心安神,止咳化痰;马兜铃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奶浆柴胡祛风散寒,消炎解毒;萆茇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冬虫夏草益肾壮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解止痛。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为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住院患儿,共18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组,治疗组90例,男49例,女41例;1岁~2岁28例,3~5岁者30例,6~15岁者32例,发病后最短1~3天就诊,最长10天就诊,平均2.5天;对照组90例中男47例,女43例;1~3岁27例,4~6岁者30例,6~16岁者33例,发病后最短2~4天就诊,最长7天就诊,平均3天;两组患儿病情轻重程度基本相同;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符合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修订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中的3岁以上小儿哮喘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内的哮喘诊断依据及其缓解期证候分类标准。
3、治疗方法治疗组外敷以上所述的中药外贴膏药,将上述糊膏状膏药做成直径为1cm的药饼,敷在患儿定喘穴、肺俞、心俞、膈俞左右对称6个穴位,贴敷用医用胶贴固定在所治穴位上,覆盖膏药布粘贴固定,每次贴2~4天,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消喘膏(芜湖皖南制药厂生产)贴穴,方法、时间、疗程与治疗组相同。
3、疗效判断(1)显效:咳喘症状缓解,肺部哮鸣音消失;(2)有效:咳喘症状减轻,肺部哮鸣音减少;(3)无效:连续治疗3d以上临床症状无明显减轻。
4、治疗结果(1)一年发作次数比较见表1,发作次数组间比较,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一年发作次数比较
(2)综合疗效比较见表2,综合疗效组间比较,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表2综合疗效组间比较
(3)两组治疗三个疗程后疗效比较见表3,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两组治疗两个月后疗效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娟,未经张志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83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耳机线收纳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隐私窥探的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