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限量出药的药瓶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7404.5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7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郑仁华;秦鹏;邹俐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83/04 | 分类号: | B65D8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限量 药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药品包装领域,属于药品包装的一种。
背景技术
目前,病人在服药时,往往是先将瓶盖打开,把药从药瓶倒入手中,拿取定量的药,然后再将剩余的药倒回药瓶,这样会污染瓶内的药。而且对于盲人和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来说,将药准确倒回药瓶也是很麻烦的事情。为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201020177285.3公开的一种药瓶,由瓶体、瓶盖组成,瓶体的上端固接内盖,内壁带有与瓶体一体的均匀分布隔板形成一围绕瓶心的腔室配合叶轮上叶片;螺栓牌纹连接内盖及间隙配合叶轮上的光孔,其下端用限位螺母连接叶轮,内盖开有与叶轮上叶片相对应的空。取药时旋转螺纹使药粒先后从内盖孔一粒粒被叶片推出,可以达到按需取药,不污染其它药粒的目的。但这些技术方案无一都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当药粒取得越多时,剩下的药粒取出时,需要旋转更长时间的螺纹才能使药粒从内盖孔被叶片推出,因此不少病人都为此感到烦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限量出药的药瓶,并且能够使得病人在取药瓶里的每一颗药粒都非常的方便。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限量出药的药瓶,包括瓶身、瓶盖、旋转开关、出药通道以及固定于旋转开关内壁与出药通道外壁之间的弹簧,瓶身和出药通道之间为紧密配合,瓶盖与出药通道之间为固定紧密连接,旋转开关通过瓶盖上的固定旋转轴与瓶盖配合,旋转开关可绕旋转轴转动;旋转开关内侧表面具有一凸起;出药通道邻近凸起的一侧有一开口;当按下旋转开关下半部分使旋转开关发生旋转运动时,凸起可通过开口进入到出药通道内;在无外力作用下,固定于旋转开关内壁与出药通道外壁之间的弹簧在出药通道与旋转开关之间处于压缩状态,使得旋转开关靠近通道口的一侧紧贴出药通道口,且凸起处于出药通道上的开口外,按下旋转开关下半部带动旋转开关内侧凸起旋转到极限位置,旋转开关靠近通道口的一侧远离通道口,出药通道口处于开启状态,凸起通过出药通道上的开口进入到出药通道内,撤销外力时,旋转开关及其内侧上的凸起在弹簧的回弹力作用下迅速恢复到无外力作用下的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按下旋转开关下半部分带动旋转开关内侧凸起旋转到极限位置的过程中,不仅使得旋转开关靠近出药通道口的一侧远离出药通道口,开启出药通道口,使得处于出药通道口的药粒能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出药通道口滑出掉在使用者的手中或盛药的器皿中,而且凸起通过出药通道上的开口进入到出药通道内,凸起既可以促进处于出药通道口的药粒滑出出药通道口,又能阻挡药瓶内的药粒继续通过出药通道滑出药瓶,从而起到了药瓶在每次使用过程中限量出药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顶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A-A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在旋转开关旋转到极限位置时的A-A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使用时的立体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使用时旋转开关旋转到极限位置时的立体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弹簧(7)套在凸起(6)上情况下的A-A剖面图
图中,1.瓶身,2. 瓶盖,3. 旋转开关,4. 旋转轴,5. 出药通道,6. 凸起,7弹簧,8. 开口,9.出药通道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74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收性物品
- 下一篇:内置低温热塑板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