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Pv6组播孤岛间的组播报文的传输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7314.6 | 申请日: | 2013-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3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翠;尹邢飞;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18 | 分类号: | H04L12/18;H04L12/761;H04L12/749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梁丽超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pv6 孤岛 报文 传输 方法 装置 | ||
1.一种IPv6组播孤岛间的组播报文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边缘设备获取边界网关协议BGP中预定义的专用于传递IPv6组播路由的网络层可达信息NLRI,其中,所述第一边缘设备位于IPv4网络中,并且支持IPv4和IPv6双栈;
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向所述IPv4网络的第二边缘设备通告所述NLRI,其中,所述第二边缘设备为所述IPv4网络中除所述第一边缘设备之外的边缘设备;
所述第一边缘设备根据所述NLRI及携带的隧道属性先后建立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其中,所述第一隧道用于IPv6组播孤岛之间穿越IPv4网络实现组播信令的交互,所述第二隧道用于IPv6组播孤岛之间穿越IPv4网络实现组播数据的交互;
所述第一边缘设备接收经由所述第二边缘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隧道传输的IPv6组播数据,并转发到用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LRI包括以下之一路由:
1型路由,用于域内边缘设备的自动发现,其中,所述域内表示在同一区域系统AS内;
2型路由,用于域间边缘设备的自动发现,其中,所述域间表示在不同区域系统AS间;
3型路由,用于选择性IPv4组播业务隧道的创建;
4型路由,用于域间节点通告或者基于流量工程扩展的资源预留协议的点到多点标签交换路径RSVP-TE P2MP隧道创建;
5型路由,用于IPv6组播源发现;
6型路由,用于(*,G)加入Join路由的通告;
7型路由,用于(S,G)加入Join路由的通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建立第一隧道之前,包括:
所述第一边缘设备通告所述1型路由,其中,所述1型路由用于触发所述接收到所述1型路由的第二边缘设备建立所述第一隧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中携带有IPv4网络的隧道属性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Pv4网络隧道基于以下之一信令建立:
基于RSVP-TE信令的RSVP-TE点到多点标签交换路径P2MP LSP;
基于多点标签分配协议mLDP信令的mLDP点到多点标签交换路径P2MP LSP;
基于指定信源的协议无关组播PIM-SSM信令的PIM-SSM树Tree;
基于稀疏模式独立组播协议PIM-SM信令的PIM-SM Tree;
基于双向独立组播协议BIDIR-PIM信令的BIDIR-PIM Tree;
基于入口复制Ingress Replication的入口复制;
基于mLDP信令的多点到多点MP2MP LSP。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属性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RSVP-TE P2MP LSP;mLDP P2MP LSP;PIM-SSM Tree;PIM-SM Tree;BIDIR-PIM Tree;Ingress Replication;mLDP MP2MP LSP。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型路由、所述3型路由和所述4型路由中均携带有边缘设备的专用于IPv6组播孤岛间的组播报文的传输的路由标识,其中,该边缘设备位于IPv4网络中并支持IPv4和IPv6双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设备通过以下方式建立所述第二隧道:
确定IPv6组播孤岛之间的自举路由BSR和汇聚点RP;
所述第一边缘设备接收所述IPv6组播数据的接收端发送的PIM/组播侦听发现MLD加入消息,其中,所述第一边缘设备为靠近所述接收端的边缘设备,所述PIM/MLD加入消息包括:(*,G)Join/MLD版本1v1消息或(S,G)Join/MLD版本2v2消息;
根据所述PIM/MLD加入消息触发建立所述第二隧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731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