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平开窗用滑撑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6398.1 | 申请日: | 2013-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9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国强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C17/32 | 分类号: | E05C17/3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3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窗 用滑撑 | ||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门窗用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平开窗用滑撑。
(二)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节能、降低能耗(工业、交通、建筑)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门窗、幕墙作为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的薄弱环节,成为建筑节能中最受关注的重点。据有关资料统计: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采暖、制冷能耗中超过50%是由门窗、幕墙散失造成的,因此,门窗如何满足建筑节能要求已成为关键!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同,长江以南地区大量使用外平开窗,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及广东、福建一带。外平开窗有较好的气密和水密性能,又不占据室内空间,但受负风压作用时,风荷载将主要由五金件承担,此时五金件自身承载能力和五金件与窗扇、框的联接强度将成为门窗不被破坏的关键因素。据了解在强风作用时,往往是窗扇在负风压作用下被吹落,具有意外伤人的隐患,根据我国现行行业标准《JG/T127—2007建筑门窗五金件-滑撑》的技术要求,外平开窗承重部件只能使用滑撑,不能使用合页(铰链),然而,传统的滑撑由于结构原因及曲柄连杆机构传动原理的不同,易使窗扇下垂,开启不灵活,甚者造成窗扇下落,带来巨大损失。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开启平稳、可调整开启角度的外平开窗用滑撑。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外平开窗用滑撑,包括滑槽和托臂,其特征是:所述滑槽内固定连接有悬臂甲和悬臂乙,滑槽内活动连接有支撑臂,悬臂甲和支撑臂末端分别与托臂相连接,支撑臂始端与移动滑块相连接,悬臂乙末端与支撑臂相连接。
所述悬臂甲和悬臂乙固定于固定块上,固定块安装于滑槽内。
所述支撑臂固定于移动滑块上,移动滑块活动安装于滑槽内。
所述固定块与移动滑块之间设置有安装于滑槽内的定位块。
所述移动滑块上安装有调整螺钉。
所述滑槽内靠近固定块的一端安装有包角,滑槽内靠近移动滑块的一端安装有安装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托臂、悬臂甲和悬臂乙只作转动,不做平面滑动,而支撑臂不仅作平面滑动,还做旋转运动,窗扇随着托臂转动,改变了窗扇原来的运动轨迹,解决了窗扇随着托臂既转动又滑动存在配合间隙偏大而造成窗扇下垂的难题,使窗扇运行平稳,同时更有效地减小了门窗的启闭力,实现窗的正常的锁闭功能;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开启平稳、可调整开启角度等优点。
(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扇上安装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框上安装示意图;
图中,1滑槽,2托臂,3悬臂甲,4悬臂乙,5支撑臂,6固定块,7移动滑块,8定位块,9调整螺钉,10包角,11安装块。
(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滑槽1和托臂2,滑槽1内固定连接有悬臂甲3和悬臂乙4,滑槽1内活动连接有支撑臂5,悬臂甲3和支撑臂5末端分别与托臂2相连接,支撑臂5始端与移动滑块7相连接,悬臂乙4末端与支撑臂5相连接。悬臂甲3和悬臂乙4固定于固定块6上,固定块6安装于滑槽1内。支撑臂5固定于移动滑块7上,移动滑块7活动安装于滑槽1内。固定块6与移动滑块7之间设置有安装于滑槽1内的定位块8。移动滑块7上安装有调整螺钉9。滑槽1内靠近固定块6的一端安装有包角10,滑槽1内靠近移动滑块7的一端安装有安装块11。
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外平开窗用滑撑,具体安装使用步骤如下:
(1)、安装前准备:将包角10、悬臂甲3、 固定块6、 悬臂乙4、托臂2、支撑臂5、铆钉、定位块8、移动滑块7、调整螺钉9、滑槽1、安装块11等部件组装在一起,检查铰接四连杆机构运动是否灵活,移动滑块7与滑槽1加入适量工业凡士林(或黄油)进行润滑,闭合后检查托臂2与包角10是否归位等。
(2)、扇上五金件的安装:用ST4.8不锈钢螺钉将一对(2支)外平开窗用滑撑中的托臂2安装在外平开窗的窗扇上,并加以固定。
(3)、框上五金件的安装(挂扇安装):用ST4.8不锈钢螺钉将一对(2支)外平开窗用滑撑中的滑槽1紧靠框边安装在外平开窗的窗框上,并加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国强五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国强五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63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护网门窗及其组装方法
- 下一篇:高黏性阻燃双面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