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改性的波纹状电力护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6182.5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7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颜德岿;王龙飞;金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飞龙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12;C08L27/06;C08L51/06;C08K13/04;C08K7/1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1407 浙江省杭州市富***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改性 波纹 电力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波纹状护套管的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增强改性的波纹状电力护套管。
背景技术
电力护套管主要用作电缆护套,保护电缆不受外界损坏,确保用电安全,电力护套管大都是地埋式的,塑料管材已经取代了原有的金属管材,由于使用环境恶劣,需要对塑料材质进行增强改性,使之具有较高的环刚度,用以抵抗外界荷载;有足够的维卡软化点,用以缓冲电缆使用过程中发热引起的护套管变形。现有技术中电力护套管的主要缺点是环刚度不够,容易受外界压力变形甚至碎裂,给电力管线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增强改性的波纹状电力护套管。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增强改性的波纹状电力护套管,其制作组分和配比为:按重量份计,100份聚乙烯或聚丙烯或聚氯乙烯的主料中需另外添加辅料玻璃纤维10~20份,无机粉料20~30份,界面相溶剂2~6份,抗冲改性剂6~10份,润滑剂0.5~0.8份,色粉0.5~2份。
作为优选,所述无机粉料为5~20份方解石母料、5~20份碳酸镁粉料、5~20份碳酸钙粉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作为优选,所述界面相溶剂为为钛酸酯偶联剂、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与马来酸酐接枝聚烯树脂的混合物,其中马来酸酐接枝聚烯树脂与选用的主料相对应,即主料为聚乙烯时,选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主料为聚丙烯时,选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主料为聚氯乙烯时,选用马来酸酐接枝聚氯乙烯。
作为优选,所述抗冲改性剂为2~8份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ACR和2~8份氯化聚乙烯类抗冲改性剂CPE的混合造粒料。
作为优选,所述润滑剂包括0.2~0.5份PE蜡或石蜡或两者混合物的外润滑剂和0.2~0.5份硬脂酸或甲基硅油或两者混合物的内润滑剂。
经样品实测,以外径110mm、壁厚5mm的管材为例,普通管的环刚度为6.8KPa,普通波纹管的环刚度为16.2KPa,本专利增强改性的波纹状电力护套管环刚度为45KPa,可见组分中玻璃纤维和无机粉料方解石母料或碳酸镁粉料或碳酸钙粉料或其几种混合物,可以成倍提高管材的环刚度;又由于玻璃纤维和无机粉料的市场价格远低于聚乙烯或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所以本专利增强改性的波纹状电力护套管还可以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而界面相溶剂可以使得各组分能够充分融合,方便造粒。
组分中,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ACR具有优良加工性和良好的耐冲击性,耐候性好,可长期具有稳定性,氯化聚乙烯类抗冲改性剂CPE为橡胶体,弹性好,耐冲击效果优越,但加工性差,耐候性不如丙烯酸酯类,但两类抗冲改性剂协同作用既发挥了很好的管材短期抗冲击性,又能确保管材长期的耐冲击性。
制作时,将各组分在高速混合机上混合均匀,待各组分材料充分相融后进行造粒,由2毫米孔径的多孔板造粒模头挤出并切成小颗粒,然后经单螺杆或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增强改性的波纹状电力护套管,经过真空定型、冷却、牵引和定长切割可得所需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增强改性的波纹状电力护套管,其制作组分和配比为:按重量份计,100份聚乙烯或聚丙烯或聚氯乙烯的主料中需另外添加辅料玻璃纤维10~20份,无机粉料20~30份,界面相溶剂2~6份,抗冲改性剂6~10份,润滑剂0.5~0.8份,色粉0.5~2份;其中
无机粉料为5~20份方解石母料、5~20份碳酸镁粉料、5~20份碳酸钙粉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界面相溶剂为为钛酸酯偶联剂、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与马来酸酐接枝聚烯树脂的混合物,其中马来酸酐接枝聚烯树脂与选用的主料相对应,即主料为聚乙烯时,选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主料为聚丙烯时,选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主料为聚氯乙烯时,选用马来酸酐接枝聚氯乙烯。
抗冲改性剂为2~8份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ACR和2~8份氯化聚乙烯类抗冲改性剂CPE的混合造粒料。
润滑剂包括0.2~0.5份PE蜡或石蜡或两者混合物的外润滑剂和0.2~0.5份硬脂酸或甲基硅油或两者混合物的内润滑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飞龙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飞龙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61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