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用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25094.3 申请日: 2013-01-23
公开(公告)号: CN103087714A 公开(公告)日: 2013-05-08
发明(设计)人: 黎学明;徐永燕;李武林;罗彬彬;杨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大学
主分类号: C09K11/81 分类号: C09K11/81
代理公司: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代理人: 张群峰;范晓斌
地址: 400030 ***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led 单一 基质 白光 荧光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近紫外激发的白光LED的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新型的发光器件,它不仅具有耗电量少、寿命长、工作电压低、环保、安全、响应快、可靠性高、维护少、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而且能够发出蓝光、绿光、紫光或深紫外光,使LED产生白光成为现实,是各国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之一。

目前光转换型白光LED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①蓝光芯片+黄色荧光粉:以蓝光LED芯片为基础光源,激发黄色荧光粉,利用透镜原理将互补的黄光与蓝光混合得到白光。这种方法结构简单,制作工艺要求较低,但得到的白光LED发光颜色会随驱动电压和荧光粉涂层厚度变化,而且由于缺少红光成分,不容易实现低色温白光,色彩还原性差,显色指数低。②蓝光芯片+绿色和红色荧光粉,以蓝光LED芯片为基础光源,同时激发红色、绿色两种荧光粉,并与未吸收的蓝光混合得到白光。这种方式增加了绿光和红光的成分,因此有效提高了色彩还原性和显色指数,但是仍然存在发光颜色会随驱动电压和荧光粉涂层厚度变化的缺点,此外,目前能与蓝光LED芯片相匹配的荧光粉还很少。③近紫外芯片+RGB荧光粉:以高亮度近紫外LED芯片激发红、绿、蓝三种荧光粉,产生三基色光发射,复合得到白光。此方法得到的白光LED发光颜色仅由荧光粉配比决定,更容易实现发光颜色稳定的白光,其发光效率和显色指数都比蓝光芯片+黄色荧光粉好很多。但是由于混合了多种荧光粉,混合物间存在颜色再吸收、能量损耗、配比调控及老化速率不同的问题,导致流明效率和色彩还原性能受到较大影响,同时也增加了成本。如能采用近紫外LED芯片,激发具有红、绿、蓝三个发射峰的单一基质荧光粉,该方法即可克服蓝光芯片+黄色荧光粉的色彩还原性差,显色指数低的不足,同时由于只存在单一基质,又能解决近紫外芯片+RGB荧光粉的混合物间颜色再吸收、能量损耗、配比调控及老化速率不同等问题。

可用于近紫外激发的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目前有多格位型和能量传递型两大类。例如,Zhan-Chao Wu等(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2010,498:139-142)报道的BaSrMg(PO4)2:Eu2+就属于多格位型单基质荧光粉,这类荧光粉的发射光谱由蓝光和黄光混合形成白光,因只有一种激活剂,其颜色调配较为困难。Chongfeng Guo等(Optics&Laser Technology,2011,43:1351-1354)报道的NaSr4(BO3)3:Ce3+,Tb3+,和Ki Hyuk Kwon等(Inorg.Chem.2009,48:11525-11532)报道的Ca6-x-yMgx-z(PO4)4:Euy2+,Mnz2+,以及申请号200910272541.9的中国专利公开的Sr2-mMg3-nP4O15:Eum2+,Mnn2+等能量传递型单基质荧光粉只有蓝色、红色两个发光中心,封装形成的LED显色性不高;三激活剂的单基质荧光粉,目前有报道的不多,Guogang Li等(ACS Appl.Mater.Interfaces,2012,4:296-305)报道的Ca4Y6(SiO4)6O:Ce3+/Mn2+/Tb3+荧光粉,和Wei Lü等(Inorg.Chem.2011.50.7846-7851)报道的BaMg2Al6Si9O30:Eu2+,Tb3+,Mn2+荧光粉,Xi Chen等(Journal of Luminescence,2011,131:2697-2702)报道的Sr1.5Ca0.5SiO4:Eu3+,Tb3+,Eu2+荧光粉,这类单基质荧光粉显色指数高,但其多为硅酸盐硼酸盐基质,其合成方法多局限于固相烧结法,制备温度较高,形貌不均匀,荧光粉粒径较大,需要多次球磨,而球磨会降低荧光粉的发光强度;申请号201210110827.9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的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其化学表达式为:NM1-x-y-zPO4:xR,yG,zB,其中N选自由Li,Na,K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M选自由Mg,Ca,Sr,Ba,Zn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R选自由Mn,Sm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G为Tb;B选自由Ce,Eu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并且0<x<0.25,0<y<0.25,0<z<0.25,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造工艺比较复杂,制备周期比较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50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