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花纹成形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4799.3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2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仁再;陈春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德化县振泰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28 | 分类号: | B28B1/2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积峰 |
地址: | 3625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花纹 成形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制作领域,涉及一种陶瓷花纹成形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控制陶瓷原料泥浆制坯过程形成花纹的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陶瓷装饰工艺和花纹的装饰成型方法,是用工艺技术、装饰材料按图案美化陶瓷制品,通常是对坯体或坯体表面进行加工,也能对釉本身或在釉面上和釉下进行联合装饰,一般都是在坯体成型后对坯体进行进一步处理而形成花纹。
申请号为201110184043.6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通过控制布料、泥浆排水工序来完成泥浆制坯形成花纹的工艺,具体的方法是将不同颜色的陶瓷原料泥浆按设定规则分别注入模具内,再进行脱模处理,获得有规则的创意花纹陶瓷坯体。通过该工艺获得的坯体虽然具有规则的创意花纹,但是不同颜色的陶瓷原料泥浆注入模具内后产出混合,使得形成的陶瓷坯体表面花纹分布杂乱、层次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控制陶瓷原料泥浆制坯过程形成花纹的工艺,使得制得的陶瓷坯体表面花纹分布均匀、层次分明。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陶瓷花纹成形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不同颜色的陶瓷原料泥浆对应放置在具隔板的容器的不同隔间内,各隔间的开口并排相邻;
2)将模具固定在旋转装置上,启动旋转装置,保持模具旋转;
3)将不同颜色的陶瓷原料泥浆从隔间的开口处同时并排注入旋转中的模具内,直至达到坯体所需量后停止注入;
4)停止旋转装置,进行脱模处理得到坯体。
上述步骤中,所述坯体经干燥后进行素烧,然后进行施透明釉处理,再进行釉烧,最后得到花纹陶瓷。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采用将不同颜色的陶瓷原料泥浆同时并排注入旋转中的模具内,使得不同颜色的陶瓷原料泥浆在注入模具内后做水平旋转运动,减少上下层泥浆之间的混合,不同颜色的陶瓷原料泥浆在模具内由下至上均匀分层分布,脱模后获得的坯体表面花纹分布均匀、层次分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使用的容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缺少步骤2)制作出的陶瓷的花纹效果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制作出的陶瓷的花纹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具体步骤如下:
1)将配制好的红色和白色泥浆对应放置在容器1的隔间21和隔间22内;
2)将模具固定在旋转装置上,启动旋转装置,保持模具旋转;
3)将泥浆通过开口3同时并排注入旋转中的模具内,直至达到坯体所需量后停止注入;
4)停止旋转装置,进行脱模处理得到坯体;
5)坯体经干燥后进行素烧,然后进行施透明釉处理,再进行釉烧,最后得到花纹陶瓷。
通过本实施例获得的陶瓷表面花纹由下至上均匀分层分布,红白相间。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具体步骤如下:
1)将配制好的红色、白色和绿色泥浆对应放置在容器1的隔间21、隔间22和隔间23内,;
2)将模具固定在旋转装置上,启动旋转装置,保持模具旋转;
3)将泥浆通过开口3同时并排注入旋转中的模具内,直至达到坯体所需量后停止注入;
4)停止旋转装置,进行脱模处理得到坯体;
5)坯体经干燥后进行素烧,然后进行施透明釉处理,再进行釉烧,最后得到花纹陶瓷。
如图3所示,通过本实施例获得的陶瓷表面花纹由下至上均匀分层分布,红、白、绿三色相间。若缺少本实施例步骤2),则制作出的陶瓷的花纹效果如图2所示,表面花纹分布杂乱、层次不明显。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两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德化县振泰陶瓷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德化县振泰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47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质能与太阳能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 下一篇:移动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