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热水器溢流报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2812.1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5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平;孙源;王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J2/40 | 分类号: | F24J2/40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41107 | 代理人: | 于兆惠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热水器 溢流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式报警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溢流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已普及千家万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享受太阳能热水的同时,时常会遇到使用过程中上水溢流过多的现象发生。甚至打开了上水阀门后便离开忙于其它家务,忘了关闭阀门,当水箱水满溢流回水时,又未能及时发现,造成大量的洁净水白白地流失。这样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给用户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近几年,发明人及其家人不止一次经历过这种情况的发生,另外,发明人也亲眼目睹过邻里类似情况的发生。于是,发明人就萌发了设计一种既简单又环保实用的家用太阳能热水器水箱溢流报警装置的想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设计简单且环保实用的太阳能热水器溢流报警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太阳能热水器溢流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溢流报警装置的底座上固定有叶轮壳体、响板和排水槽,进水口设在叶轮壳体的上部,叶轮壳体与端盖形成叶轮腔室,进水口的出水方向与叶轮叶片相对,叶轮的轴孔与棘轮轴配合连接,棘轮轴的轴孔与转轴配合连接,转轴靠端盖和叶轮壳体上的轴孔支撑,棘轮轴上有棘轮,棘轮下侧压有杠杆,杠杆的中部支撑处绕在与端盖一体的杠杆转动轴上,杠杆的左端靠与端盖相连的拉簧压在棘轮下侧,杠杆的右端依次连有弹簧和钢球,杠杆转动轴上的挡圈对杠杆限位,排水槽设于叶轮腔室出水口的下侧,并且在排水槽的下侧设有出水口,外壳插接在底座上并通过槽扣锁紧。本发明所述的叶轮壳体进水口的上方装有橡胶圈和压紧螺母。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方便,给太阳能热水器的用户带来了许多便利之处,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避免了给用户造成的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面说明:1、底座,2、外壳,3、端盖,4、自攻螺钉,5、叶轮壳体,6、压紧螺母,7、橡胶圈,8、叶轮,9、响板,10、钢球,11、弹簧,12、杠杆,13、排水槽,14、挡圈,15、拉簧,16、棘轮轴,17、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本发明是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水箱溢流出的回水水流,冲击叶轮8旋转,通过机械传动的方式,带动钢球10敲击响板9发出声响报警的原理,设计出的一种家用太阳能热水器溢流报警装置。该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是:太阳能热水器水箱的溢流回水,经回水管进入溢流报警装置叶轮壳体5上部的进水口进入叶轮腔室,推动叶片使叶轮8转动,叶轮8带动与其连接的棘轮轴16转动,使得依靠拉簧15压在棘轮上的杠杆12左端的跳动臂,绕与端盖一体的杠杆转动轴跳动,带动杠杆12右端的敲击臂及其连接在上面的弹簧11和钢球10动作,敲击响板9的发音面,使响板9发出响声并放大,发出“哒哒” 响声报警,杠杆12通过杠杆转动轴上的挡圈14限位,该挡圈14由自攻螺钉4固定。从叶轮腔室排出来的回流水,经排水槽13缓冲收集,从下端出水口,外接排水管排出。同时,由端盖3与棘轮轴16间隙处泄漏出的水也汇入排水槽13排出,为避免水槽里的水聚集溢出,进、出水通道设计成开放式通道。
该装置的装配连接关系是: 叶轮壳体5、排水槽13和响板9均通过自攻螺钉4连接固定在底座1上。端盖3用自攻螺钉4连接固定在叶轮壳体5上,叶轮8的轴孔与棘轮轴16配合连接,棘轮轴16的轴孔与转轴17配合连接,转轴17靠端盖3和叶轮壳体5上的轴孔支撑。太阳能热水器回水管接插在溢流报警装置的进水口内,利用压紧螺母6和橡胶圈7密封锁紧。出水口与排水软管直接插接连接。外壳2与底座1的连接是插接、槽扣锁紧的形式。底座1用螺钉固定在墙体上。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方便,给太阳能热水器的用户带来了许多便利之处,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避免了给用户造成的经济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新乡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28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