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壳聚糖为主要组分的环保型生物复合污水处理剂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1468.4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3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锐;赵振业;杨小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港产学研基地 |
主分类号: | C02F1/56 | 分类号: | C02F1/5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孙菊梅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糖 主要 组分 环保 生物 复合 污水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壳聚糖为主要组分的环保型生物复合污水处理剂。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陆源污水、海洋污水及海水养殖废水污染很严重,如我国近岸海域污染严重,很多近岸海域基本劣于国家Ⅳ类海水水质标准,属于严重污染海域,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质量与城市海岸线景观;而针对养殖水体自身污染日趋严重、病害频发,同时由于外源性污染物的影响,养殖环境质量日益下降。这不仅直接对养殖品种造成危害,而且不良水质因子也是爆发性疾病频繁发生的主诱因。
但我国目前公开的污水处理剂处理上述污水效果并不理想。如陆源污水絮凝剂多采用聚丙烯酰胺、聚合硫酸铝等,有一定的处理效果,但是却会出现一定的二次污染;近岸海域污水处理采用的絮凝剂含有一些生物毒性及且会造成二次污染;海水养殖废水由于一般所采用的理化方法控制水质的技术存有种种弊端,因此,生物控制便得到重视。但目前国内外一般采用藻相调节和菌相调节,其中,菌相调节是当今水产养殖用的最多的技术之一,但其操作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难控制性,并且由于这些制剂无法达到有效降低有害物质的功效,会导致大部分高密度虾池潜伏着传染性虾病或对虾有害物质中毒症的危机,并且会造成二次污染。
目前污水处理剂常用絮凝剂,对絮凝剂的研究,以高效、廉价、环保为目标。环保是针对性地开发无毒或低毒高效絮凝剂,使其在饮用水及其他与人体活动有关的用水处理中减少生物毒性及残留量不再造成二次污染,是今后絮凝剂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絮凝剂发展方向从低分子到高分子、由无机到有机及微生物、由单一型到复合型絮凝剂。无机和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也因综合了无机和有机的优点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已经成为目前絮凝剂研究的热点,安全、无毒、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更有取代传统絮凝剂的趋势。
但目前仍然没有研制出一种不但可以同时处理陆源污水、海洋污水及海水养殖废水,而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污水处理剂。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环保的可以同时用于处理陆源污水、海洋污水及海水养殖废水的环保型生物复合污水处理剂。
本发明公开的环保型生物复合污水处理剂,其主要组分是壳聚糖,还含有有机絮凝剂和絮凝辅助剂。
所述有机絮凝剂是聚合硫酸铁,所述絮凝辅助剂是蚝壳粉。
用蒸馏水作为溶剂,按重量计,含有壳聚糖1~20份,聚合硫酸铁5~10份,蚝壳粉10~200份,蒸馏水100~120份。
优选地,按重量计,含有壳聚糖5~20份,聚合硫酸铁5~10份,蚝壳粉50~100份,蒸馏水100~120份。
本发明公开的以壳聚糖为主要组分的环保型生物复合污水处理剂可以同时处理陆源污水、海洋污水及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效果良好对SS和浊度的去除率达85%,其中强化去除率超过75%,COD的去除率为72.5%,其中强化去除率为63.8%,BOD5的去除率为56.4%,其中强化去除率为43.5%,强化效果明显。絮凝处理印染废水的COD也有较高的去除率,对阴离子型染料的COD去除率大于95%,对其他染料废水的COD去除率也达92%以上。而复合絮凝剂中的蚝壳粉又具有多孔性,同时具有杀菌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壳聚糖5份,聚合硫酸铁10份,蚝壳粉50份,蒸馏水120份。
实施例2:
壳聚糖20份,聚合硫酸铁10份,蚝壳粉200份,蒸馏水120份。
实施例3:
壳聚糖10份,聚合硫酸铁8份,蚝壳粉50份,蒸馏水100份。
实施4:
壳聚糖5份,聚合硫酸铁10份,蚝壳粉50份,蒸馏水100份。
实施例5:
对实施例1-4制备的环保型生物复合污水处理剂对深圳大铲湾污水水体进行污水治理,具体方法为:采自10-11月份大铲湾涨潮前的黑臭污水。就地取水到50kg大桶,加入复合絮凝剂,投放量可以为0.5ppm-1000ppm。本实施例中投放量分别为0.5ppm、10ppm、50ppm、100ppm、500ppm、1000ppm,用水勺轻微搅拌几下,对投放环保复合污水处理剂前后的水质指标进行检测。
实施例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港产学研基地,未经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港产学研基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14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