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股癣、霉菌性阴道炎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1229.9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3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潘英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英丽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64;A61P17/00;A61P31/10;A61P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文***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股癣 霉菌 阴道炎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股癣、霉菌性阴道炎的中药组合物。
众所周知,股癣是腹股沟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特别是大腿根内侧和皱褶部位,严重者常可累及到腹部和臀部。更多见于男性(阴囊可提供潮湿温暖的环境),常与足癣有关,其他易感因素包括肥胖和出汗过多。典型损害境界清楚,具有隆起的、红色的、附着鳞屑的活动性边缘,边缘可有脓疱或水疱。表现为痒、抓后红肿,皮损起初为环形,可匍行性发展,可单侧或双侧发生,通常阴囊不受累,如果受累则需考虑皮肤念珠菌病。霉菌性阴道炎在一定条件下,念珠菌可侵犯人体组织引起炎症,其在女性生殖道的感染常常侵犯阴道,而继发引起外阴皮肤粘膜的炎症,故也称之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检查见外阴肿胀,表皮可剥脱,可有抓痕。小阴唇内侧及阴道粘膜附有白色膜状物,擦除后可见阴道粘膜红肿或糜烂面及浅表溃疡。典型的白带为白色、凝块状和豆渣样,略带臭味。以上二疾病多属中医的湿热瘀阻、血行瘀滞所致。目前二者疾病常用咪唑类药物如:克霉唑或2%酮康唑治疗,易反复发作,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中药的有益效果是:清热解毒、祛湿止痒、行气活血。临床上根据不同证型辨证是施治。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缓解率高,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一种治疗股癣、霉菌性阴道炎的中药组合物。
为了上述目的,一种治疗股癣、霉菌性阴道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原料药重量份如下:黄柏8~10g、栀子6~8g、白蔹6~8g、石膏6~9g、知母4~6g、山茱萸6~8g、土茯苓6~9g、大黄4~6g、苦参6~9g、白癣皮6~9g、徐长卿4~6g、牛膝6~9g、黄芪6~8g、木香6~8g、炒槟榔6~9g、炒川楝子4~6g、桃仁4~6g、紫草4~6g、甘草3~6g。
本发明中的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泻痢,疮疡肿毒,湿疹瘙痒......。《别录》: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栀子味苦、性寒、无毒。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白蔹味苦甘辛,性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用于女阴肿痛。石膏味辛、甘,大寒。功能主治: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清热解毒、泻火。知母味辛、甘,性大寒。药物功效: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清热解毒、泻火。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收敛固涩。《本经》:“主心下邪恶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现代研究,具有抗菌作用。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功能主治:解毒,除湿,利关节。治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疗疔疮,痈肿。大黄味苦,性寒。功能主治: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苦参性寒,有清热燥湿,杀虫的功效,苦参浴能够清除下焦湿热,并且杀虫止痒,对皮肤瘙痒有很好的缓解作用。现代研究,苦参具有改善循环、免疫抑制、抗过敏作用。徐长卿用于湿疹、风疹块、顽癣等皮肤病。本品有祛风止痒作用。白癣皮味苦咸,性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瘌,风湿热痹。《本草原始》:治一切疥癞、恶风、疥癣、杨梅、诸疮热毒。牛膝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本草衍义补遗》:能引诸药下行。紫草性寒,味甘、咸。归心、肝经。功能主治: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现代研究,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木香味辛、苦,性温。属理气药、行气药、温里药。《药类法象》:木香,除肺中滞气,若治中下焦结滞,须用槟榔为使。炒槟榔味苦、辛、涩,性湿,无毒。功能主治: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截疟。用于脚气、水肿。炒川楝子味苦、性寒。功能主治:舒肝行气止痛,驱虫。桃仁味苦甘而性平,能入心、肝、大肠,活血祛瘀作用甚广,可用治瘀血阻滞各种敝症。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以上药物配伍、相得益彰。
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原则,水煎服用,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有效率95%以上,治愈率85%以上,无毒副作用。用药禁忌:胃肠虚弱、大便滑泄者慎服紫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英丽,未经潘英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12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