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子配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9953.8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8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天野敬丸;田中努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11 | 分类号: | H01R13/11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苏卉;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配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端子配件。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端子配件具有方筒部,在其内部舌片朝向后方形成悬臂状。舌片与作为配对端子的接片滑动接触并向下方挠曲变形。另外,在方筒部内比舌片靠后方处配置有辅助簧片。辅助簧片中,将后端设为固定端、前端设为自由端,延伸方向与舌片相反。辅助簧片在舌片挠曲变形的过程中前端抵接于舌片的下表面而与舌片一起向下方挠曲变形。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628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的端子配件中,辅助簧片通过从方筒部的底板切折而成。具体而言,在底板上以包围从辅助簧片的前缘到宽度方向两侧缘的范围的方式切成切口,仅保留根部的宽度部分与底板相连。另外,辅助簧片中,从沿着其宽度方向两侧缘切入的切口的末端至略微靠前的长度区域与底板的内表面形成大致齐平面,并从该长度区域朝向舌片逐渐立起。因此,作为辅助簧片的支点的部位是开始立起的部分的周边。
但是,在比应作为支点的部位靠基端的一侧,宽度方向两侧因切口而与底板分离,因此存在如下可能:在辅助簧片挠曲时挠曲的影响将容易地波及到其根部,使根部从底板向外部突出。当发生这种情况时,担心突出的根部与连接器外壳的腔室的底壁相干扰而使辅助簧片的弹簧特性发生变动。
本发明基于上述那样的情形而作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便辅助簧片挠曲,根部也不会从底板向外部突出的端子配件。
作为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端子配件是一种具有配对端子所插入的方筒部的端子配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舌片,配置于方筒部内,与配对端子滑动接触并能够挠曲变形;及辅助簧片,从构成方筒部的底板切折并以悬臂状延伸,前端能够与舌片的下表面抵接并能够与舌片一起挠曲变形;在辅助簧片的根部形成了从底板向方筒部的内侧敲击而成的支撑台部,并且支撑台部包含其宽度方向两侧部在内与底板相连。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配置于辅助簧片的根部的支撑台部被从底板进行敲击而成为从底板抬起的形态,因此即便辅助簧片挠曲变形,根部也不会从底板向外部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端子配件的侧剖面图。
图2是端子配件的展开图。
图3是辅助簧片的俯视图。
图4是辅助簧片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辅助簧片的挠曲前后的侧剖面图。
图6是表示配对端子已进入方筒部内的状态的侧剖面图。
标号说明
2…方筒部
3…底板
4…侧板
11…舌片
15…辅助簧片
35…支撑台部
36…台阶部
T…端子配件
M…配对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1)在本发明的端子配件中,优选的是:辅助簧片的与支撑台部的前缘部相连接的部位被朝向方筒部的内侧进行敲击而在该部位与支撑台部之间形成具有阶梯差的台阶部。
根据这样的构成,虽然作为辅助簧片的支点的部位为台阶部的周边,但却通过形成台阶部而使辅助簧片的支点部分得以强化,因此能够提高刚性而有助于确保与配对端子接触的接触载荷。
(2)还可以在辅助簧片的根部侧形成宽幅部,并在从宽幅部直到前端的范围内形成宽度朝向前端逐渐变窄的窄幅部。
根据这样的构成,由于形成了辅助簧片的支点侧的宽度较宽、且宽度向前端逐渐变窄的形状,所以辅助簧片的支点部分的刚性得以提高,进一步有助于确保与配对端子接触的接触载荷。
接着,参照附图来说明使本发明的端子配件具体化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端子配件是如图2所示那样对已冲切成规定的展开形状的金属板材进行弯折、敲击等加工而成的。处于展开状态的端子配件T以相对于支座1呈连锁状地并列有多个的状态而连接。
经过上述的弯折等加工以后的端子配件T,如图1所示那样在前部侧形成沿前后方向贯通的方筒部2,后部侧如图2所示那样形成压接于电线芯线的线束套筒6和压接于电线被覆层的绝缘套筒7。
方筒部2包括底板3、左右两侧板4、顶板8以及按压部9而成。在构成方筒部2时,两侧板4从底板3的左右两侧缘大致以直角折弯,进而从一个侧板4的上缘以顶板与底板3平行的方式大致以直角折弯。在顶板8上,如图1所示,通过向方筒部2的内侧进行敲击而沿着长度方向在规定范围形成顶板侧触点部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99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