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块及使用其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9914.8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7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管雨洁;张佑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7/1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使用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均匀出光的背光模块及应用其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视讯技术的进步,液晶显示装置已被大量地使用于手机、笔记型电脑、个人电脑及个人数字助理等消费性电子产品的显示荧幕上。图1A绘示为现有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1B则为图1A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A及图1B,液晶显示装置100主要是由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102及背光模块(Back Light Module)104所组成,其中背光模块104位于液晶显示面板102的一侧,用以提供液晶显示面板102足够的显示亮度。
背光模块102包括框架110、反射片120、导光板130、光学膜片140及光源单元150,其中框架110是由多条框条112所构成,且这些框条112是围成一个容置空间113。各框条112具有承载面111,显示面板102即是配置于框架110上而接触承载面111。而且,承载面111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卡槽115。反射片120及导光板130是依序配置于容置空间113内,导光板130上则设置有光学膜片140,其中光学膜片140对应于框架110的框条112的卡槽115处形成有凸耳142,且卡槽115的深度H是与光学膜片140的凸耳142的厚度T一致,以供凸耳142容置于其中,令光学膜片140达到暂时定位的效果。光源单元150则是配置在导光板130的入光侧132,用以提供液晶显示面板102显示画面所需的光线。
然而,一般所使用的光学膜片140包含具有聚光功效的棱镜片144及扩散片146,当光源单元150所发出的光线照射到框条112而反射至扩散片146时,扩散片146的四周会产生亮线,导致背光模块104出光不均匀。
现有为克服扩散片146会产生亮线的弊端,提出了一种在扩散片146四周设置遮光带160的方式,以通过遮光带160有效防止扩散片146的四周产生亮线,进而使该背光模块104得以输出较均匀的光源。
然而,如图1B所示,当光源单元150所发出的光线L在射入框条112的卡槽115内时,往往容易在卡槽115内于框条112与遮光带160之间重复反射并多次经过棱镜片144,因而在卡槽115内产生聚光效果,导致在凸耳142处产生出光亮度不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以改善出光的均匀度。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的背光模块,以提高显示品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包括框架、导光板、至少一光学膜片以及固定元件。框架包括多个框条,且这些框条围成一容置空间。各框条分别具有底面、承载面以及侧面,其中底面与承载面相对,而侧面是连接于底面与承载面之间,并朝向容置空间。这些框条至少其中之一的侧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卡槽,且第一卡槽是自承载面贯穿至底面。导光板与光学膜片配置于容置空间内,且光学膜片是位于导光板上方。光学膜片的侧边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耳,且第一凸耳是位于第一卡槽内。固定元件则是对应第一凸耳与第一卡槽的交界处而配置于承载面及部分的光学膜片上。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块以及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配置于背光模块上方。
本发明的背光模块是将光学膜片的凸耳置于贯穿框条的承载面与底面的卡槽内,因此当光源单元所发出的光线照射至卡槽内时,可避免光线被框条反射而自固定元件透出并形成暗带,进而提高使用此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上视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200:显示装置
102、202:显示面板
104、204:背光模块
110、210、410:框架
111、212b:承载面
112、212、412:框条
113、213:容置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99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