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源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8802.0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4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蔡汉文;郭铭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8/00;F21V13/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永建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光源模块。
背景技术
已知导光板的光束出光角度分布范围广。所以,在已知的光源模块中,导光板需搭配光学膜片以将光束导至正视方向。以目前最常见的光源模块架构为例,此光源模块包括、具有网点的导光板、配置于导光板旁的发光元件、配置于导光板上的扩散片与二张菱镜片以及配置于导光板下的反射片。然而,此架构的光源模块无论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其光束出光角度仍分布在较大的范围中,而使得此光源模块在正视方向上的亮度偏低。
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1030376号揭露了:光信号通过透射元件、准直元件与导引元件后形成准直的光信号。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0933556号揭露了:显示器件包括显示元件、转向膜、第二光导件、转向镜面与光源。美国专利第7239792号揭露了:背光模块所发出的光经由次光导板、第二光纤引导至主光导板的出光面出光。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0639518号揭露了:照明系统包含多个光准直区及光混合区。美国专利第5757557号揭露了:二次透镜包括正面与内部穴位。中国台湾专利第I284235号揭露了:导光板面对光源的入射表面具有朝向光源的凸出的球状表面。中国台湾专利第M311911号揭露了:导光板的底面及出光面设有V形凹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源模块,其具有高准直性与高正向亮度。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实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光源模块。此光源模块包括导光板、至少一集光结构以及至少一发光元件。导光板具有第一出光面、相对于第一出光面的底面、连接底面与第一出光面的第一入光面、以及至少一光学微结构单元。光学微结构单元包括至少二个第一光学微结构。每一第一光学微结构具有相对于底面凹陷的凹陷部以及相对于底面凸起的凸起部。凸起部与凹陷部连接。集光结构具有连接第一入光面的第二出光面、第二入光面、连接第二出光面与第二入光面的第一反射面、以及连接第二出光面与第二入光面且相对于第一反射面的第二反射面。第一反射面被第一参考平面所截取的截线包括第一拋物线。第一参考平面平行于第一出光面。发光元件用以发出光束。光束依序经过第二入光面、第一反射面、第二出光面、第一入光面且进入导光板中。进入导光板中的光束被光学微结构单元引导至第一出光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中,凹陷部具有第一微表面以及与第一微表面连接的第二微表面,凸起部具有第三微表面以及与第三微表面连接的第四微表面,其中第二微表面与第三微表面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中,第一微表面及第四微表面的延伸方向大致上与第一出光面垂直,且第二微表面及第三微表面的延伸方向相对于第一入光面的方向倾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中,第二微表面与第三微表面直接连接且大致上共平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中,部分的光束被光学微结构单元的其中一第一光学微结构反射至第一出光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中,部分的光束被光学微结构单元的其中一第一光学微结构折射至光学微结构单元的另一第一光学微结构,传递至另一第一光学微结构的部分光束被另一第一光学微结构反射至第一出光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中,导光板还包含多个光学微结构单元,且这些光学微结构单元在底面上的密度随着远离第一入光面的方向而递增。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还包含多个光学微结构单元,其中导光板还具连接第一出光面与底面且与第一入光面直接连接的第一侧面、以及相对于第一侧面且连接第一出光面与底面的第二侧面,其中这些光学微结构单元在底面上的密度由导光板的中央向第一侧面的方向及第二侧面的方向递增。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中,第一反射面被第二参考平面所截取的截线包括凹口大致上朝向发光元件的曲线,其中第二参考平面垂直于第一出光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中,第二反射面被第一参考平面所截取的截线包括第二拋物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中,第一拋物线上的任意不同的二点至第二拋物线的最短距离大致上相等。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中,发光元件大致上位于第一拋物线的焦平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中,集光结构还具有第一延伸面以及相对于第一延伸面的第二延伸面,第一延伸面连接第一反射面与第二入光面,且第二延伸面连接第二反射面与第二入光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88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工具中的开关
- 下一篇: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足膝踝射频线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