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痕分切机的压痕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6983.3 | 申请日: | 201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2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宋宝三;李媛媛;周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金叶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F1/07 | 分类号: | B31F1/07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王静毅 |
地址: | 26610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痕 分切机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切纸机械的压痕装置,具体的讲是一种压痕分切机的压痕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压痕分切机的压痕调整装置通常仅有实压没有预压,由于纸板厚度、硬度不同,未经预压而直接实压可能发生某些层面断裂,甚至是纸板完全折断的现象,废品率较高。业内对预压缺乏重视和深入的研究,即便在一些压痕分切机中采用了预压,在技术上也不成熟。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授权公告号 CN 201800271 U《一种纵切机的压线轮总成摆动机构》公开了一种由编码器控制调节的蜗轮蜗杆减速电机通过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驱动横梁旋转,进而带动、控制由多组压线座、压线轮组成的压线总成摆动角度,调节与下压线轮的间距的纵切机的压线轮总成摆动机构,该机构克服了汽缸控制压线轮升降,调节压线深度精度差的缺点,但是,它需要独立的初压压线轮总成摆动机构和深压压线轮总成摆动机构分别完成初压和深压(即预压和实压),初压和深压的压痕线调整对齐误差大;整机体积加大,结构复杂;分别通过初压压线轮总成摆动机构和深压压线轮总成摆动机构调整压线轮与下压线轮的间距,控制初压和深压压痕深度,调控难度大,精度较低;它的压线轮和下压线轮无动力,容易产生卡纸故障,影响生产效率;由于一个压线座上仅有一个压线轮,为了应对多种压线间距订单的加工,就必需格外多的增加压线座数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压痕分切机需独立的机构分别完成预压和实压,预压和实压的压痕线调整对齐误差大,整机体积大和结构复杂,压痕深度控制难度大,控制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预压线轮和上压线轮在同一部件上,预压和实压的压痕线对齐误差小,整机体积小,结构简单,容易控制压痕深度,控制精度高的压痕分切机的压痕调整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痕分切机的压痕调整装置,包括安装在两侧墙板上的水平直线导轨,定板与直线导轨滑动配合;驱动动力驱动动力轴旋转,动力主动轮安装在定板上,其内孔与动力轴在水平轴线方向滑动配合,动力轴带动动力主动轮旋转;调整动力驱动调整轴旋转,偏心套安装在定板上,其内孔与调整轴在水平轴线方向滑动配合,调整轴带动偏心套转动;预压线轮和上压线轮安装在位于定板下方的动板上,动力主动轮带动预压线轮和上压线轮同向旋转;连接件上的偏心套安装孔与偏心套外圆滑动配合,通过铰链轴与动板铰接;挡板固定在定板上,与垂直的平行于直线导轨轴线的动板平行侧面在垂直方向上滑动配合。
驱动动力驱动动力轴旋转,动力轴带动定板上的动力主动轮旋转,动力主动轮带动动板上的预压线轮和上压线轮旋转。现有技术中有多种传动方式实现动力主动轮带动预压线轮和上压线轮旋转,比如,通过齿轮传动或挠性件完成动力的传递等。现有技术中有多种技术既能实现动力主动轮内孔与动力轴在水平轴线方向滑动配合,动力轴又能带动动力主动轮旋转,例如动力轴与动力主动轮的内孔通过键槽与滑键配合连接,或通过花键轴与花键套配合连接,或通过导向键与键槽配合连接等等。同样,现有技术中有多种技术既能实现偏心套内孔与调整轴在水平轴线方向滑动配合,调整轴又能带动偏心套转动。调整动力驱动调整轴旋转,调整轴带动定板上的偏心套转动,偏心套带动连接件运动,连接件通过铰链轴带动动板运动,垂直的平行于直线导轨轴线的动板平行侧面沿与其挡板的配合面上下滑动,进而带动动板上的预压线轮和上压线轮上下移动,预压线轮与其下方的预压线轴或预压线轮配合、上压线轮与其下方的压线辊或压线轮配合完成压痕的深度调整。纸板的厚度、层数、脆性和硬度等参数不同,如果不经过预压而直接实压,压痕过量会引起层面断裂,甚至纸板折断,过轻影响压痕效果。预压的压痕量较小,破坏纸板的原有组织或形状,避免出现实压时层面断裂、纸板折断现象,实压时上压线轮持有足够的力度完成压痕成型,保证压痕效果。本发明的预压线轮和上压线轮在同一块动板上,同向、同步工作,能够将预压和实压的压痕线对齐误差控制在最小值,容易控制压痕深度,控制精度高,压痕分切机的压痕调整装置整机体积小,结构简单。
预压线轮和上压线轮的压线部位在垂直于直线导轨轴线的动板垂直侧面的一个侧面,预压线轮的尾端和上压线轮的尾端是同步带轮,在动板垂直侧面的另一个侧面;动力主动轮的尾端的同步带轮在垂直于直线导轨轴线的定板垂直侧面的另一侧面,与预压线轮的尾端和上压线轮的尾端的同步带轮在同一垂直面上;上压线同步带连接动力主动轮、预压线轮和上压线轮的尾端的同步带轮。动力轴带动动力主动轮旋转,进而带动预压线轮和上压线轮同向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金叶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金叶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69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导轨电梯开门机构
- 下一篇:生物可降解纳米载药缓释宫内节育器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