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饱和土孔隙率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6808.4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1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董晓强;周伟;曾国红;白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饱和 孔隙率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孔隙的分析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饱和土孔隙率的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孔隙率(n)是土壤颗粒之间的孔隙体积(VV)占土壤总体积(V)的比率,是反映土体密实程度的重要物理性质指标。目前,对土壤孔隙的分析有不少方法,有经验计算方法、水银压入法、图像处理法、气压比重计法、吸水法、容重换算法等。这些方法中有的误差大,有的成本高(设备费、使用费偏高),有的测量周期长,有的条件受限难以推广,针对现有方法的缺陷,本技术方案能很好的弥补它们的不足。
1:经验计算方法
目前,实验室内土壤孔隙率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Vv为土中孔隙的体积,V为土样的体积,γd为土的干重度,ds为土粒相对密度,γw为水的重度,ω为土的含水量,γ为土的天然重度。实验室中土壤孔隙率数据是由其它土的指标(天然重度、含水量、土粒相对密度、水的重度)换算得来,大部分指标(天然重度、含水量、土粒相对密度)在测量过程中均会有误差,换算过程中的误差会放大,并且测量步骤比较繁琐,故换算得来的数据不准确,而且该方法适用于实验室操作,不适合工程现场应用。
2:水银压入法
水银压入法是鉴于水银对固体表面的不可润湿性,要在压力的作用下水银才能压入多孔材料的孔隙中,孔径越小所需的压力越大。由相应的水银压入量可求出对应尺寸的孔隙体积,由此算出孔隙体积随孔径大小变化的孔径分布曲线。水银压入法由于需要压力作用,一般要用到水银测孔仪,而且不适合应用于土质较软的土壤,因为可能会导致土样被压力压散,所以这种方法一般用于进行较硬固体的孔径分析。另外,水银以及仪器价格不菲,使用此方法时试验成本较高,而且水银属于有毒化学品,使用不当会对实验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3:图像处理法
图像处理法是利用土壤切片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土壤结构进行小尺度或多指标分析,定量、定形地研究土壤的孔隙结构,从而获取相关参数。图像处理法具有直观性强,分析较准确的优点。目前使用的三维图像技术有CT(computed tomography)或CAT(computer-assisted tomography),但设备费和使用费都较高,只有条件较好的机构才使用,一般研究人员往往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4:气压比重计法
气压比重计法的测量原理来自物理学中著名的Boyle-Mariotteshen定理。土壤表层样本经标准环刀采样后置于烘箱中,烘干土样连同环刀直接送入气压比重计的气囊中进行抽气处理。将抽出气体与大气压强之差在玻璃管连通器中直接显示为汞高形式,即可换算成孔隙率。此方法测量周期长,操作复杂,无法满足实时信息获取的需要,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
5:吸水法
吸水法是先将土样与环刀一起放置在含水的容器内,经过24小时浸润待土样中含水量大到饱和后,随机进行称重。然后放入烘箱,烘干土样再次称重可得容积饱和含水率。因水的比重为1,故容积饱和含水率理论上直接等于孔隙率。此方法的测量时间也很长,并且测量误差较大,实际应用不多。
6:容重换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68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阻型随机存取存储单元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用于电控柜上的模块出线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