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6682.0 | 申请日: | 201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4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亮电子(苏州)有限公司;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灯具。
背景技术
基于环保与节能的趋势,具有低耗电、高效率等优势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已逐渐取代传统的钨丝灯泡等高耗电的光源。
由于发光二极管的温度对于其寿命及发光效能的影响甚巨,因此灯具的散热能力一直是相关厂商的发展重点之一。
为了利于散热,灯具的灯壳通常为铝制品,以提升其散热能力。另外,灯壳上还可设置有多个散热结构,以进一步地提升散热能力。尽管如此,当发光二极管在发光时,灯具的温度仍然常常维持在高温的状态。为了避免灯具长期处在高温的状态,还有部分厂商采用风扇等外部散热装置,将风吹向灯壳,以带走灯壳上的热量。然而,这样的方式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额外的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具,其具有较高的散热能力,且不造成额外能源浪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灯具,包含:透光灯罩;灯壳,与该透光灯罩共同构成灯腔,且该灯壳具有外露表面;以及发光装置,容设于该灯腔内;其中该灯壳的该外露表面覆盖有吸水层。
较佳的,该灯壳包含多个散热鳍片,凸设于该灯壳的该外露表面,该散热鳍片具有相对二表面,且该二表面被该吸水层所覆盖。
较佳的,该灯壳的材质为金属,更包含防锈层,该防锈层设置于该灯壳的该外露表面与该吸水层之间。
较佳的,该防锈层的热传导系数等于该灯壳的热传导系数。
较佳的,该吸水层的吸水性能够吸收不低于该吸水层的重量的500倍的水。
较佳的,在摄氏80度下该吸水层的吸水速率大于水的挥发速率。
较佳的,该吸水层的材质为高分子吸水材料。
较佳的,该高分子吸水材料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合成树脂或上述两者的组合物。
较佳的,该天然高分子材料为改性淀粉、纤维素、壳聚糖或上述任意两者以上的组合物。
较佳的,该合成树脂为聚丙烯酸系树脂、聚丙烯晴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聚环氧乙烷系树脂、非离子型合成树脂或上述任两者以上的组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灯具的灯壳的外露表面上覆盖吸水层,此吸水层可吸收空气中的小水珠,当这些被吸收的小水珠挥发时,即可带走灯壳上的热量,从而实现散热的效果,且不会浪费额外的能源。
以上所述仅用以阐述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发明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图式中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灯具的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灯具的组合图;
图3为图1所示灯具的局部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灯具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到,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细节并非必要的,因此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
图1为本发明灯具的分解图。图2为图1所示的灯具的组合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灯具10包含透光灯罩100、灯壳200以及发光装置400。灯壳200与透光灯罩100共同构成灯腔300。发光装置400容设于灯腔300内。具体来说,灯壳200具有外露表面210及顶面230,顶面230设置在外露表面210上方,而外露表面210是在顶面230的边缘向下延伸而成。发光装置400设置于顶面230上,透光灯罩100覆盖于顶面230上,以同时罩住顶面230与发光装置400。也就是说,当透光灯罩100组装于灯壳200上时(如图2所示),灯壳200的顶面230与发光装置400会被透光灯罩100所罩住,而外露表面210则不会被透光灯罩100所罩住。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透光灯罩100与灯壳200可组合成灯泡型灯具(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亮电子(苏州)有限公司;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达亮电子(苏州)有限公司;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66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