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广告投放方法和系统、广告插件装置及广告投放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6289.1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7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丹;薛宝;罗琦;程华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广告 投放 方法 系统 插件 装置 管理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利用广告插件投放在线媒体广告的方法,其中所述广告插件能够获得与媒体播放器相关的播放器事件以及与用户相关的用户属性数据,并将所述播放器事件和用户属性数据报告给广告投放管理系统,以请求广告内容。广告投放管理系统基于预先设定的广告投放策略,根据广告插件所报告的播放器事件和用户属性数据选择广告内容,并将所选择的广告内容返回给广告插件。本申请还提供了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系统,以及相关的广告插件装置和广告投放管理系统。根据本申请,能够实现广告播放与投放控制的分离,从而大大节省了媒体服务提供商维护媒体播放器的人力投入,并能支持灵活的广告投放策略。
技术领域
本申请总体上涉及互联网媒体应用技术,具体来说,涉及用于投放在线媒体广告的方法和系统,以及相应的广告插件装置和广告投放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互联网媒体、尤其是互联网视频业务作为新兴的互联网服务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受众及覆盖面已经可以与传统媒体相媲美。在线媒体广告业务也随之迅速发展,相较于传统媒体,其在互动行销方面具备自身的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在线媒体广告业务需要根据互联网媒体内容的播放情况灵活地调整其广告内容,以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然而,由于受到技术条件限制、客户需求不断变化等因素影响,传统的互联网媒体业务在广告投放环节仍需要大量人工参与,不利于在线媒体广告业务的推广和发展。
现有的在线媒体广告投放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流媒体内容与广告内容直接绑定,在播放时用户直接访问绑定了广告内容的媒体文件。这种方案的缺点是广告内容与媒体内容的结合缺乏灵活性,在需要更换广告时,运营商必须对播放内容重新剪辑,且广告投放没有针对性。
第二种方案是:广告运营商将媒体播放器与一广告播放中间件对接,由运营人员通过广告投放管理系统控制对接广告位的广告投放。例如,在专利号为03127971.6的中国专利中披露了一种采用插件模块的流媒体广告实现方法,该插件模块能够记录用户跳过或插播广告的操作选择,并将其通知给服务器端,以自动更新服务器端的广告启动事件列表。该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广告服务器端与客户端之间的互动。然而,在该方案中,服务器端仅仅是根据所记录的用户选择历史删除某一广告启动事件的标识,以避免下一次还对该用户播放该广告内容。这种方案中广告播放与广告投放控制并没能实现完全的分离,其灵活性仍不够,无法实现更为复杂的广告投放策略。而且,当媒体运营人员提出建立新的广告启动事件列表时,仍然需要技术人员的参与。
因而,需要有一种使广告控制与播放器控制实现完全分离的插件解决方案,其能够避免针对广告内容的大量人工剪辑工作,并且能够支持针对不同受众的复杂广告投放策略。
发明内容
针对前面所提到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过广告插件实现广告控制与播放器控制分离的解决方案。
在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利用广告插件投放在线媒体广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广告插件获得与媒体播放器相关的播放器事件和/或与用户相关的用户属性数据,并将所述播放器事件和/或用户属性数据报告给广告投放管理系统,以请求广告内容;并且
所述广告投放管理系统基于预先设定的广告投放策略,根据广告插件所报告的播放器事件和/或用户属性数据选择广告内容,并将所选择的广告内容返回给所述广告插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在投放在线媒体广告之前,可通过预先调整媒体播放器的播放器接口参数使该媒体播放器与广告插件一次性对接。例如,可以为每个媒体播放器创建一个唯一的播放器标识,通过该播放器标识实现与所述广告插件的一次性对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所述播放器事件是通过用户操作媒体播放器或者由媒体播放进程所激活的。
例如,所述播放器事件可包括:请求播放当前媒体内容、暂停播放当前媒体内容、停止播放当前媒体内容、重播当前媒体内容、当前媒体内容播放完毕、或者当前媒体内容已播放了预定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62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