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江河豚鱼养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5180.6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8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伟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23K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21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江 河豚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说涉及一种长江河豚鱼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长江河豚鱼从育苗到养成技术发展很快,在我国沿海许多地区是水产养殖行业的支柱。现有河豚鱼养殖周期一般在一年半左右,4-5月育苗,来年8-9月份养成成品鱼,养殖水源为深井水和河水,养殖食料采用人工配合饲料。采用传统方法培养出的河豚鱼,肉质老,土腥味严重,影响口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培养出口感鲜美,肉质细嫩,入口即化的原生态长江河豚鱼。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河豚鱼养殖方法,利用长江水来养殖河豚,每年5-6月份进苗,苗种投喂天然饵料,初期投喂轮虫、枝角类为主,鱼苗长至10克以上时促进添加江虫,虾肉以及文蛤,此时在露天土地培育,直接灌入长江水。在苗种达到50克以上时,投喂小鱼小虾,大约经过三个月的饲养,河豚苗种可达100克到200克,此时的河豚鱼主要投喂螺蛳,河蚌肉,由于食量增大,适当添加配合饲料。在9、10月份冬季来临之前,加大投饲率,育肥,为越冬做准备。在10月底至11月初,河豚鱼在温室越冬。越冬期间,由于水温较低,一般在10-15℃,此时的河豚鱼食欲减退,大约一个星期投喂一次,只保全鱼的性命,而使其增长缓慢,延长生长周期。此时不采取加温的养殖方法,而是让河豚鱼感受大自然给予的四季变化。养殖水源依然是天然长江水,盐度在5‰-7‰,跟野生河豚冬天到海区越冬一样。来年的2月底到3月初随气温的升高,逐渐加大投饵率,并移到露天土池养殖,在第二年的春节前后养成。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河豚鱼养殖方法,生长周期较长,成鱼规格在400-500克,体态丰腴,花纹清晰,味道鲜美,跟野生河豚非常接近。
附图说明
附图为长江河豚鱼养殖过程方框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所涉及的长江河豚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亲鱼越冬-育苗-露天培育苗种-露天养殖商品鱼-温室越冬-露天土池养殖-商品鱼越冬。每年的3-4月份开始为育苗做准备工作;5-6月份开始进苗,此时应投喂轮虫、枝角等天然饵料;当鱼苗长至10克以上时促进添加江虫,虾肉以及文蛤;在苗种达到50克以上时,投喂小鱼小虾等野杂鱼;三个月后,开始投喂主要螺蛳、河蚌肉并适当添加配合饲料;温室越冬过程,不对水进行加温处理;第二年2月底到3月初,随气温的升高,逐渐加大投饵率,并移到露天土池养殖,到春节前后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以暗纹东方豚的养殖为例:
每年的5月份开始进苗,进苗前要挑选规格一致,健康活泼的苗种,并投喂轮虫和枝角,等到鱼苗长至10克以上时,此时开始在露天土池养殖,直接灌入长江水,促进添加江虫,虾肉以及文蛤。在苗种达到50克以上时,投喂小鱼小虾(以糠虾为主,小鱼一般为活生生的野杂鱼,投放在鱼池中,由小暗纹东方豚直接捕食)。经过三个月的饲养后,河豚苗种可达150克左右,此时的河豚鱼主要投喂螺蛳,河蚌肉,并适当添加配合饲料。在10月份冬季来临之前,加大投饲率,为越冬做准备。在10月底至11月初,河豚鱼在温室越冬。越冬期间,一个星期投喂一次食料。此时并不采取通常加温的养殖方法,而是让河豚鱼感受大自然给予的四季变化。养殖水源依然是天然长江水,盐度在5‰-7‰。来年的2月底到3月初随气温的升高,逐渐加大投饵率,并移到露天土池养殖,在第二年的春节前后养成并上市,规格在400-500克,体态丰腴,花纹清晰,色泽金黄,味道鲜美,跟野生暗纹东方豚极其接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伟,未经陈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51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