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壳管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5126.1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3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方真健;覃正乐;蒋志武;黄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特换热设备(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8 | 分类号: | F28D7/08;F28F9/00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壳管式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新型壳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专利申请公布号 CN102748965 A、申请公布日 2012.10.24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壳管式换热器,该发明专利中,管程介质进口和出口设置在两个管箱上,固定在壳体的两端,其在制造的时候,因为管程介质(制冷剂)具有较高工作压力,对于管箱和壳体之间的密封要求高,这就造成了加工、制造、安装困难,且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管程介质泄漏,密封效果差;而且,一个换热器有两处结合面密封,大幅度增加了制造成本,其次,管程介质进入换热管中,各个换热管中的管程介质分布不均匀,造成热交换效率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型壳管式换热器,其可靠性好、换热效率高;且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便于安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新型壳管式换热器,所述新型壳管式换热器内设有将管程介质进口和多个U形换热管进口连通且将从所述管程介质进口进入的管程介质均匀分配到各U形换热管内的分配器;所述U型换热管为相互串接的两个或多个U型换热管;2个或多个U型换热管通过U形弯头串接在一起,通过改变U形换热管串接的数量, 换热管的管程长度成倍地增加,使从U型换热管流出的管程介质再次进入另外的U型换热管,管程介质在2个或多个U型换热管内作多次地循环折返, 既可弥补管程不足的缺点,又可减短换热器长度尺寸,缩小空间体积;又减少了管程回路数量,更利于介质分配,使得换热器换热效率得到充分发挥。管程数量的减少,使得分配器结构更加紧凑。
作为优选,它还包括在新型壳管式换热器内设的将所述管程介质出口和所述多个U形换热管出口连通的收集器。
作为优选,所述折流板为螺旋或弓形折流板。
作为优选,U型换热管为变径管或等径管。
作为优选,所述分配器入口端采用螺纹管,介质气液两相在螺纹管内产生紊流充分混合均匀,改善分配效果。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新型壳管式换热器,可靠性好、换热效率高;且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 新型壳管式换热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 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 分配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 折流板立体示意图。
图中:
1、介质1进口;
2、介质1出口;
3、介质2进口;
4、介质2出口;
5、螺纹管 ;
6、分配器 601-分配器本体,601a-通流孔,601b-节流孔塞,601c-混合腔,601d-锥形体, 601e-分配孔;
7、收集器;
8、U型弯头 ;
9、U型换热管;
10、壳体;
11、折流板;
12、盖板;
13、排水口;
14、排气口;
15、安装支架;
16、介质2进口感温管放置口;
17、介质2出口感温管放置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特换热设备(浙江)有限公司,未经英特换热设备(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51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ABS气动电磁阀动态性能检测装置
- 下一篇:呼吸气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