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电表时钟校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3377.6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6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周良璋;舒元康;郑有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G3/00 | 分类号: | G04G3/00;G04G3/04;G04G5/00;G01R3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电表 时钟 校准 方法 | ||
1.一种智能电表时钟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随机抽取一只电表,测得不同温度点的频率偏差值,并模拟出温度-频率偏差的二次三项式曲线方程;
b、确定粗调的最小修正值,利用步骤a得到的方程计算出当前温度下的频率偏差作为补偿值,用该补偿值除以粗调最小修正值,取整作为粗调值C,取余作为细调值X;其中粗调最小修正值的倒数N为晶体振荡器输出信号频率的M倍,M或1/M取整;
c、若补偿值小于粗调最小修正值,则执行步骤g,否则执行步骤d;
d、若M为2、3、4或5,执行步骤e,否则执行步骤f;
e、内部脉冲计数器对晶体振荡器输出信号进行脉冲计数,当计满N个脉冲时,将晶体振荡器输出信号增加或减少C个脉冲,实现粗调,然后执行步骤g;
f、对晶体振荡器输出信号进行倍频或分频得到信号Ft,使得粗调最小修正值的倒数N为信号Ft频率的M倍,且M取2、3、4或5;内部脉冲计数器对Ft进行脉冲计数,当计满N个脉冲时,将Ft增加或减少C个脉冲,实现粗调;
g、晶体振荡器输出端配置有可控电容阵列,通过理论计算和多组实践数据验证得出电容阵列的最小修正频率,然后用细调值X除以最小修正频率,取整作为需并联电容阵列中单位电容的个数R,并控制任意R个单位电容并联于晶体振荡器输出端,实现细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表时钟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完成细调后,采用100M恒温标准晶体作为频率参考,对电表输出的1Hz信号进行连续采样,再利用采样出来的时间长度与标称晶体的时间长度进行比较,得到误差,并精确到0.1PPM;将计算得到的误差作为补偿的差值,通过晶体匹配电容与频率的关系得到匹配电容阵列的排布,最后调整出准确的常温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电表时钟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校准过程中,每分钟测量一次环境温度,连续两次温度测量值的变化量小于0.55摄氏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电表时钟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调最小修正值为3.815PPM,粗调最小修正值的倒数N为26214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电表时钟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为32768Hz;粗调时,对晶体振荡器输出的信号进行2倍频,得到频率为65536Hz的信号Ft,内部脉冲计数器对Ft进行脉冲计数,当计满262144个脉冲时,将Ft增加或减少C个脉冲。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电表时钟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阵列等效于128个容值为0.1289PF的单位电容并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电表时钟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阵列的最小修正频率为0.31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337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