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病理组织包埋盒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1391.2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6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军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病理 组织 包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病理组织包埋盒,利用该包埋盒可实现病理常规组织、病理小组织以及胃肠镜组织等多种组织标本的脱水包埋。
背景技术
病理包埋是作为病理切片制作前的重要步骤,目前,临床上大多是将组织放入包埋盒内,倒入溶解的蜡液,然后将病理编号附在上面,待蜡液凝固后等待下一步切片,以作病理分析。实际操作应用当中,人体组织标本的种类较多,而现有技术的包埋盒往往是一个盒体只能浇注一种人体组织,不能满足不同种类的组织标本脱水包埋,这使得石蜡包埋过程需要不断重复进行,工作效率极为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设计弊端,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实现多种组织标本脱水包埋的多功能病理组织包埋盒。
本发明装置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病理组织包埋盒在结构上包括有一放置组织标本的盒体以及相连或分离设置的盒盖,所述盒体由一底面以及四个侧面构成凹形槽体,盒体的底面上开设有方形或圆形或不规则状百叶窗,盒体的底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沉井,每个沉井的内径为0.5-2cm,深度为0.2-1mm,每个沉井的井沿带有环形槽,沉井的井底上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之间的距离为0.2-1mm,所述沉井上对应地设有分离式的组织放置室,组织放置室的底端与所述环形槽刚好嵌合。
本发明多功能病理组织包埋盒的有益效果以及显著进步在于一盒多用,利用该包埋盒可实现病理常规组织、病理小组织以及胃肠镜组织等多种组织标本的脱水包埋,结构简洁,设计巧妙,使用方便,根本性提高石蜡包埋效率,使得病例分析的工作更加简单顺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图1是本发明放置室放在左边沉井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两个放置室分别放在左边及右边沉井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不放放置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放置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盒体1、百叶窗2、沉井3、环形槽4、通孔5、放置室6。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所示,本发明多功能病理组织包埋盒具有一放置组织标本的盒体1以及分离式的盒盖(盒盖图中未示出,非技术重点),盒体1由一底面以及四个侧面形成凹形槽体,在盒体1的底面上开有多个紧密相连的方形百叶窗2,底面的百叶窗2中央处左右对称设有两个沉井3,沉井3的内径为2cm,深度为1mm,每个沉井3的井沿设为环形槽4,沉井3的井底上设有多个正方形通孔5,通孔5与通孔5之间距离为0.5mm。其中,左边沉井3的通孔5较大,大孔宽度为1mm;右边沉井3的通孔5较小,小孔宽度为0.5mm,该小孔径的通孔5可避免组织在脱水包埋时无意中泄漏。
沉井3对应地设有两个规格大小相同的分离式放置室6,放置室6用作隔离盒体1以及外界环境,更好地保护组织标本,分离式放置室6的底端刚好嵌入沉井3的环形槽4中,达到定位作用(见图4)。
当对人体组织进行石蜡包埋处理时,可根据实际所需,将放置室6放在左边沉井3上,利用放置室6的底端与环形槽4嵌合固定后,再将小组织放入放置室6,用于小组织的脱水包埋(见图1)。如果将放置室6放在右边沉井3上,再将胃肠镜组织放入放置室6,则用于胃肠镜组织的脱水包埋。如果同时将两个放置室6分别放在左边及右边沉井3上,则可同时进行小组织和胃肠镜组织的脱水包埋(见图2)。当然,如果不放放置室6,直接将常规组织放在左边和/或右边的沉井3上,则适用于常规组织的脱水包埋(见图3)。然后,将整个包埋盒灌注液体石蜡,石蜡逐渐将所有组织包埋并凝固后,再取出组织进行切片、染色、病理分析等后续操作程序。
本发明一盒多用,实现了病理常规组织、小组织以及胃肠镜组织等多种组织标本的脱水包埋,提高了尤其是小组织和胃肠镜组织的取材速度,极大地方便相关病理工作者的使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主要实施方式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所作出的其他若干技术精确、美化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军,未经陈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13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