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效组的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1338.2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3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任克威;金晓燕;刘治川;刘学忠;李雪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84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效组 低温 蒸馏 海水 淡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水淡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效组的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系统。
背景技术
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是指海水的最高蒸发温度一般低于70℃的淡化技术,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系统是将一系列的蒸发器串联起来,用一定量的蒸汽输入通过多次将海水蒸发,并通过海水将蒸发的气体冷凝成水,沿蒸汽的流通方向,后面一效的蒸发温度与压力均低于前面一效,从而得到多倍于蒸汽量的蒸馏水的淡化过程。
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的本质是以能源换取资源,蒸汽成本在海水淡化制水成本中占比最大。现有的多效组的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系统,蒸汽利用率比较低,整个系统的造水比(系统淡水总产量与所消耗的蒸汽量之比)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效组的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系统,用于提高系统的造水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效组的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系统,包括:
与所述原料海水源连通的降膜冷凝器;
与所述原料蒸汽源连通的蒸汽管道,以及设置在蒸汽管道上的热泵;
至少两组与所述降膜冷凝器串联的蒸发组,且所述至少两组蒸发组包括至少十效串联蒸发器,其中,与所述降膜冷凝器的海水出水口连通的蒸发组为末蒸发组,所述末蒸发组中与所述降膜冷凝器的进气口连通的蒸发器为尾蒸发器,与所述蒸汽管道连通的蒸发组为首蒸发组,所述首蒸发组中与所述蒸汽管道连通的蒸发器为首蒸发器;
与所述原料海水源和所述尾蒸发器出气口连通的强制冷凝器;
与所述强制冷凝器的出水口连通的排放管道;
与所述降膜冷凝器和所述末蒸发组连通的进料海水管道;
沿末蒸发组至首蒸发组方向将各组蒸发组串联起来的浓海水输送管道;
分别将各组蒸发组的海水出水口和海水入水口连通的浓海水回流管道;
与所述降膜冷凝器、强制冷凝器和首蒸发器的出气口连通的抽不凝气装置;
与所述首蒸发器海水出水口连通的浓海水排放管道,以及设置在所述浓海水排放管道上的浓海水缓冲罐;
与所述首蒸发器冷凝水出水口连通的冷凝水排放管道,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凝水排放管道上的冷凝水缓冲罐;
与所述除首蒸发器外各效蒸发器产品水出水口以及强制冷凝器和降膜冷凝器的产品水出水口连通的产品水排放管道,以及设置在产品水排放管道上的淡水缓冲罐。
优选的,所述蒸发器为管壳式蒸发器,所述管壳式蒸发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换热束。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具有防腐处理层的碳钢壳体,所述换热束为铝合金换热束。
优选的,所述防腐处理层为环氧树脂层。
优选的,所述热泵为热压缩喷射器。
优选的,所述热泵还与除首蒸发器外任意一个蒸发器的出气口连通。
优选的,除除首蒸发器和尾蒸发器外外,其余各效蒸发器分别对应一个淡水闪蒸罐,且所述淡水闪蒸罐串联在所述产品水排放管道上。
优选的,除首蒸发器外,其余各个蒸发器分别对应一个浓海水闪蒸罐,所述每一个浓海水闪蒸罐的出气口分别与对应的蒸发器的出气口连通,且所述浓海水闪蒸罐串联在所述浓海水排放管道上。
较佳的,所述的多效组的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系统还包括:
分别设置在所述每一条浓海水输送管道上和连通首蒸发组海水入水口和海水出水口的浓海水回流管道上的中间加料泵;
设置在所述进料海水管道上的入料海水泵;
设置在所述冷凝水排放管道上的冷凝水泵;
设置在所述产品水排放管道上的淡水泵;
设置在所述浓海水排放管道上的浓海水泵。
较佳的,所述的多效组的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系统还包括:
将浓海水排放管道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通的浓海水逆流管道;以及,
设置在冷凝水排放管道和浓海水逆流管道上的冷凝水换热器;
设置在浓海水排放管道和降膜冷凝器海水入口处管道上的浓海水换热器;
设置在产品水排放管道和降膜冷凝器海水入水口的管道上的产品水换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未经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13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提高电动模式性能的混合动力车的系统
- 下一篇:冷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