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式涡轮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0564.9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6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C.R.勒格罗斯;A.M.芬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米尔顿森德斯特兰德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C11/00;H02K9/19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周春梅;杨炯 |
地址: | 美国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机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用于流体系统的涡轮机,例如用于冷却。更具体地,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用于在涡轮机内维持湿侧和干侧的流体分隔结构。
背景技术
一种航空冷却系统结合的泵使冷却剂循环穿过功率电子器件冷却系统。丙二醇/水(PGW)混合物用作冷却剂,其是导电的。
该泵包括由套筒分开的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套筒提供了湿侧和干侧。转子组件及其支撑轴承设在湿侧上,而定子组件设在干侧上。套筒必须阻止冷却剂迁移至干侧,因为导电的冷却剂能够使定子组件短路。为此,在套筒的每个轴向端部上设置密封件,其处于套筒的内直径(在湿侧上)和外壳之间。
发明内容
涡轮机包括马达,马达包括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套筒在流体上将转子组件与定子组件分开。套筒具有轴向彼此隔开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和第二密封件设置在第一端部并且在流体上将转子组件与定子组件分开。第二密封件相对于转子组件设置在第一密封件的下游。
在另一示例中,套筒包括湿侧和干侧。第一密封件设置在第一端部处,位于湿侧上。排泄沟设在外壳中并且设置在第一密封件下游的区域中。排泄沟将该区域流体地连接至外壳的外部。
组装涡轮机12的一个示例性方法包括将密封件48、50安装在套筒42和外壳20之间,处于湿侧45处,位于套筒42的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上。密封件56、58安装在套筒42和外壳20之间,位于套筒42的干侧47上,处于第一和第二端部处。套筒42设置在外壳12内以在流体上将转子组件22与定子组件32分开。
冷却系统包括涡轮机,该涡轮机具有包围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的外壳。转子组件配置为与导电流体连通。套筒将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分开。密封件接合套筒并且配置为将导电流体保持在套筒的第一侧上。排泄沟设在外壳中,在流体上设置在密封件的下游。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公开内容,其中:
图1是示例流体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示例涡轮机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所示涡轮机的一个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所示涡轮机的另一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流体系统10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系统10包括涡轮机12,涡轮机12使流体循环穿过流体回路14,并且例如至用于冷却装置16的热交换器18。在一个示例中,流体系统10是飞行器冷却系统,并且装置16是功率电子器件冷却系统。热交换器18用于冷却装置16的电子器件。涡轮机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结构。
示例涡轮机在图2中示出。涡轮机12包括外壳20,外壳20由采用固定件21相互固定的多个外壳部分20A、20B、20C构成。可以使用更多或者更少的外壳部分。在一个示例中,外壳20由铝制成。转子组件22设置在外壳20内。转子组件22包括轴24和止推轴承30,轴24围绕轴线可旋转并且在相对端部处由轴颈轴承28支撑。永磁体26支撑在轴24上。
定子组件32围绕转子组件22设置并且包括线圈34。电连接器36电连接至线圈34。流经线圈34的电流激活永磁体26并使得转子组件22旋转以旋转地驱动泵送元件40,泵送元件40可以是设置在轴24的端部处的叶轮或者内齿轮。旋转变压器组件38可以用于测量转子组件22的旋转度数,如需要的话。
套筒42形状为圆筒形,设置在转子组件22和定子组件32之间以将分别对应于湿侧和干侧的第一和第二侧45、47分开。在一个示例中,轴24是中空的,提供允许冷却剂在第一侧45内从泵送元件40流出以润滑和冷却轴承28、30的流体通道的部分,轴承28、30可以由示例中的集成的轴颈轴承和止推轴承来提供。如果冷却剂是导电的,诸如PGW,会使定子组件32短路,则必须阻止该冷却剂迁移至第二侧47。套筒42包括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二侧45、47处的内表面44和外表面46。第一和第二密封件48、50设置在套筒42的轴向相对端部处,位于湿侧上,以在套筒42和外壳20之间提供密封。在所示示例中,外壳部分20C包括接收第一密封件48的第一沟槽52,并且外壳部分20B包括接收第二密封件50的第二沟槽5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米尔顿森德斯特兰德公司,未经哈米尔顿森德斯特兰德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05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