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轮圈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9637.2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1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莹信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1/00 | 分类号: | B60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轮圈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自行车轮圈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的复合材轮圈通常以碳纤维布排迭制成,其中该碳纤维布通常以同一排列方式的单层结构为主,例如全以90度、60度、45度、30度、0度或编织排列等,然,不同的排列方式必然会造成应力方向不同、强度不同,且适宜的受力方向不同,因此,结构强度与张力无法兼顾。
然而,若将多种不同排列方向的碳纤维布迭合一同成型,则会因为不同排列方向的碳纤维布层间易滑动、无法确实定位等,使成型的轮圈根本不具结构强度而不堪使用。
此外,若为加强结构强度而设有条状件时,多层碳纤维布与条状件难以紧密迭合一同成型,而容易滑动、分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轮圈的制造方法,以提供结构强度更佳且张力亦佳的轮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行车轮圈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迭合复合材:将至少二复合材料层依序迭合,其中各该复合材料层的排列方向彼此相异,该些复合材料层迭合后形成一原料层,该原料层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该原料层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
置放条状件:将至少二条状件间隔置放于该原料层的第一面的预定位置上,且各该条状件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连线垂直;
预成型:将该原料层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朝该原料层的同一侧于一第一弯折处弯折并延伸一预定距离后,再于一第二弯折处反向朝该第一面弯折并延伸一预定距离而将该二条状件包覆夹持,并进一步贴合该原料层的第一面延伸,进而形成一概呈U形的预成型体;
缝合:对该预成型体进行缝合而形成至少一缝合处,该缝合处邻近其中一条状件而将重迭的原料层彼此固定;
成型:将缝合完成的预成型体置于一模具,施以加温加压处理,使该原料层硬化成型为一轮圈。
所述缝合处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各该条状件的延伸方向。
各所述复合材料层为一碳纤维布。
所述轮圈具有一底边与二侧边,该二侧边分别自该底边的相对两侧延伸且彼此相对,该二条状件分别位于该底边与该二侧边邻近的二端,各该侧边背向另一侧边的一面形成一煞车边,各该侧边远离该底边的一端朝另一侧边弯折凸出形成一框唇,该框唇供固定一轮胎,该底边与该二侧边共同围构一胎槽。
所述二条状件分别位于该轮圈的其中一框唇内,该缝合处位于该第二弯折处与该条状件之间而邻近该条状件。
所述的自行车轮圈的制造方法,更包含另二缝合处分别位于该轮圈底边近其中一侧边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轮圈借多层排列方向不同的复合材料层彼此迭合形成强度与张力兼具的轮圈,且缝合处理更加强了结构强度与条状件的定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组成示意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迭合复合材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预成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成型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1:原料层;11:第一端;12:第二端;1a、1b、1c、1d:复合材料层;2:条状件;3:缝合处;41:底边;42:侧边;421:煞车边;422:框唇;A:预成型体;B:轮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可能的实施态样,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畴,先予叙明。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轮圈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迭合复合材:将至少二复合材料层1a、1b、1c、1d依序迭合,其中该些复合材料层1a、1b、1c、1d的排列方向彼此相异,该些复合材料层1a、1b、1c、1d迭合后形成一原料层1,如图1与图2所示,该原料层1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该原料层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11与一第二端12。于本发明的主要实施例中,各该复合材料层1a、1b、1c、1d为一碳纤维布,该原料层1是以超过二复合材料层1a、1b、1c、1d迭合形成,如图1与图2所示,而相邻的至少二复合材料层1a、1b、1c、1d具有不同的排列方向,例如90°、60°、45°、30°、0°或编织排列者,借以加强层与层之间的应力作用,并能兼顾结构强度与张力强度。
置放条状件:将二条状件2间隔置放于该原料层1的第一面的预定位置上,且各该条状件2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一端11及该第二端12的连线垂直,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莹信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莹信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96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DOM模型的XML文本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