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矿反浮选专用微泡浮选槽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07721.0 | 申请日: | 201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6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任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逸 |
主分类号: | B03D1/14 | 分类号: | B03D1/14;B03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浮选 专用 | ||
技术领域
氧化矿反浮选专用微泡浮选槽属于矿物加工浮选技术领域,用于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的浮选分离过程,尤其适用于氧化金属矿反浮选脱硅的矿物浮选分离过程。
背景技术
浮选技术是矿物加工技术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在全球矿物加工技术中应用广泛。浮选技术是基于矿物颗粒与脉石颗粒表面性质的差异,对脉石或者矿物颗粒表面进行疏水处理后,使用气泡的浮力把矿物或者脉石的颗粒浮起来,从而实现脉石与矿物分离。浮选槽作为浮选过程的装备一直是全球矿物加工技术人员的重点研究对象。一般来说,在浮选过程中,当上浮气泡携带矿物时称为正浮选过程,反之当上浮气泡携带脉石时称为反正浮选过程。
浮选装备一般分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机械搅拌充气或者吸气浮选槽,也就是传统浮选槽,此种浮选槽是浮选装备的主流,全球90%的选矿厂仍采用这种传统浮选槽,原因是这种浮选槽属于串联使用的浮选槽,流程设定后操作易于掌握,设备厂家众多价格也相对低廉,此种浮选槽需要动力装置带动转子运转,把矿浆与气泡的三相混合矿浆吸入,然后与充入的气泡进行剪切混合来完成矿物的矿化过程,这种转子结构的矿浆动能转化率很低,从而导致设备电耗较高,而充入的气泡靠转子剪切弥散,气泡难以很好的分散,浪费了大量的压缩空气,也带来了能耗的增加;第二种是充气浮选柱,浮选柱是把浮选功能由水平过渡变成了上下放置,大大缩短了选矿流程,但由于浮选柱是由一个槽体来完成全部选矿过程,目前的浮选柱只能适用于如煤泥精选的简单浮选过程,而复杂的金属矿物的浮选很少使用浮选柱,浮选柱技术主要以中国矿业大学97236893.0双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以及中南大学01145542.X为技术代表;第三种是短柱微泡浮选槽,此种浮选槽的技术原型源于1984年澳大利亚教授詹姆斯发明的文丘里管吸气矿化的浮选槽,田庄洗煤厂00207259.5、02234471.3专利把该技术发展为微泡快速浮选技术,提高了此种浮选槽的使用效率,孙小宇201020167495.4微气泡快速浮选集成机构、201020108249.1一种快速浮选集成系统把该技术发展为集成技术,拓宽了该技术的应用领域,任逸201020177313.1高效自循环浮选槽、201020167521.3管束式微孔气泡混合器,全面提高了矿物矿化的效率,使得短柱微泡浮选技术日益完善。以上三种浮选技术各有其优越点,第一种传统的机械搅拌充气浮选槽,其优点是串联流程,操作比较容易,缺点是电耗过高;第二种浮选柱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投资少、电耗最低,缺点是适应性受限;第三种短柱微泡浮选槽优点是效率高、电耗低,不太适用于泡沫流动性差的矿物浮选。
氧化金属矿的选矿一直是矿物工程的技术难题,主要是由于氧化矿物颗粒与药剂的结合能力比较弱,常规的矿物矿化过程难以提供足够的动能,使得矿物颗粒与药剂碰撞结合,因而第一种传统的机械搅拌充气浮选槽不适用于氧化矿的选矿,第三种短柱微泡浮选槽可以很好的解决矿物的矿化问题;实际应用中,氧化矿通常采用反浮选脱硅来实现矿物与脉石的分离,其主要的问题是反浮选泡沫的流动性较差,泡沫流转极为困难;任逸201020177313.1高效自循环浮选槽虽然可以满足矿物的矿化过程,但其槽体结构难以满足流动性较差的反浮选泡沫的排出。
本发明氧化矿反浮选专用微泡浮选槽正是为解决氧化矿矿物与药剂结合能力弱,反浮选泡沫流动性差的问题而发明的,氧化矿反浮选专用微泡浮选槽技术的应用对我国大量的氧化矿废矿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彻底的解决了赤铁矿、褐铁矿的选矿利用问题,提高了我国的资源保障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氧化矿反浮选专用微泡浮选槽是为解决氧化矿浮选难题而发明的,氧化矿反浮选专用微泡浮选槽很好的解决了氧化矿矿物与药剂结合能力弱,反浮选泡沫流动性差的问题而发明的,氧化矿反浮选专用微泡浮选槽技术的应用对处理大量的氧化矿废矿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可以彻底解决赤铁矿、褐铁矿的选矿利用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逸,未经任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77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滤筒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