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OsRMC蛋白培育铁吸收能力增加的转基因植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2480.0 | 申请日: | 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4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浩;杨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C12N15/84;A01H5/00;C12N5/10;C12N1/21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93 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osrmc 蛋白 培育 吸收 能力 增加 转基因 植物 方法 | ||
1.一种培育转基因植物的方法,是将OsRMC蛋白的编码基因导入目的植物中,得到对缺铁的耐受性和/或铁吸收能力和/或锌吸收能力高于所述目的植物的转基因植物;所述OsRMC蛋白是如下(a)或(b):
(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b)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对缺铁的耐受性和/或铁吸收能力和/或锌吸收能力相关的由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sRMC蛋白的编码基因为如下1)或2)或3)或4)的DNA分子:
1)编码区如序列2自5’末端第56至832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
2)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DNA分子;
3)在严格条件下与1)或2)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编码植物对缺铁的耐受性和/或铁吸收能力和/或锌吸收相关蛋白的DNA分子;
4)与1)或2)限定的DNA序列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编码植物对缺铁的耐受性和/或铁吸收能力和/或锌吸收能力相关蛋白的DNA分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将含有所述OsRMC蛋白的编码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导入所述目的植物。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植物为单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
5.一种培育转基因植物的方法,是抑制目的植物中OsRMC蛋白的编码基因的表达,得到对缺铁的耐受性和/或铁吸收能力和/或锌吸收能力低于所述目的植物的转基因植物;所述OsRMC蛋白是如下(a)或(b):
(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b)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对缺铁的耐受性和/或铁吸收能力和/或锌吸收能力相关的由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sRMC蛋白的编码基因为如下1)或2)或3)或4)的DNA分子:
1)编码区如序列2自5’末端第56至832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
2)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DNA分子;
3)在严格条件下与1)或2)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编码植物对缺铁的耐受性和/或铁吸收能力和/或锌吸收相关蛋白的DNA分子;
4)与1)或2)限定的DNA序列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编码植物对缺铁的耐受性和/或铁吸收能力和/或锌吸收能力相关蛋白的DNA分子。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目的植物中OsRMC蛋白的编码基因的表达”是通过将针对所述OsRMC蛋白的编码基因的干扰载体导入所述目的植物实现的。
8.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植物为单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
9.OsRMC蛋白、OsRMC蛋白的编码基因、含有OsRMC蛋白的编码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表达盒、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菌在培育对缺铁的耐受性和/或铁吸收能力和/或锌吸收能力提高的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所述OsRMC蛋白是如下(a)或(b):
(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b)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对缺铁的耐受性和/或铁吸收能力和/或锌吸收能力相关的由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
10.抑制OsRMC蛋白的编码基因的表达的物质在培育对缺铁的耐受性和/或铁吸收能力和/或锌吸收能力降低的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所述OsRMC蛋白是如下(a)或(b):
(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b)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对缺铁的耐受性和/或铁吸收能力和/或锌吸收能力相关的由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24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核电废弃物回收桶成型工装
- 下一篇:管口整形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