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式物料烘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1760.X | 申请日: | 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0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聂忠海;钟俊;陈学金;聂中全;陈桂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市永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物料 烘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烘干装置。尤其适用于多种颗粒物料(如碳素材料、粮食等)的干燥和烘干。
背景技术
烘干机的目的是把物料内的多余分水分除去,现阶段通用的技术都是通入热空气将物料中水分蒸发并带走,普遍的技术是在机体上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热风在机体内流动过程中对其内的物料进行干燥,物料也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设置。不同的烘干设备,在风路和料路的设置上都有不同,但是现阶段的烘干装置,都存在着以下的技术缺陷:
1.热风风阻导致的物料干燥不均:热风从机体进口进入后,要穿透整个物料层到出风口,中途风压和温度会不断降低,使得各部位的物料干燥程度差别很大,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花料”,即烘干后的物料有的已经完全干透,有的还远远没有达标。这时,还不能一味的提高热风温度和风压来使全部物料合格,这样不但浪费能源,还极有可能会引起自燃事故。
2.边角物料干燥不足:机体的内壁部分淤积的物料,是最不容易受到热风的部位,往往热风从捷径风路就排出,这样的后果除了容易形成花料外,还会形成堵料。
3.物料自重导致的碎料现象:一般来讲,出于规模效益的考虑,烘干机的尺寸都较大,内装的物料也多,那么,最下层的物料会承受整个物料的重量而导致破碎,以兰炭为例,兰炭作为价值较高的碳素材料,特性是易碎,用传统的烘干机,一般有20%的破碎率,这样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物料烘干机以弥补现有技术之不足。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立式物料烘干机,包括机体,其特征是:机体内有贯穿机体的进风管和收风管,进风管下部和收风管下部都有风口。
优化的,进风管为横向层状排列,收风管为横向层状排列,进风管层和收风管层间隔排列。
优化的,每个进风管的中心和相邻的收风管中心之间的虚拟连线为斜线。
优化的,进风管和收风管上端为人字梁,下端为风板,风板上有风口。
优化的,机体内壁和外壁之间为夹层结构;机体内壁上固定有翅板;机体内壁上、翅板下有通风孔。
优化的,翅板为下斜板。
优化的,在机体内固定有收料板,收料板下有一对转筒,转筒上有翼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能将热风均匀的送到物料内部,同时在最近距离实现收风,实质上即在物料内部设置了了多组数的烘干单元,确保了整体物料受热均匀,杜绝了“花料”现象。同时,进风管和收风管的设置一方面使物料在下落过程中有横向移动,使物料受风更加均匀;另一方面承担了部分物料的重量,使下端物料压力大为减小,减低了物料的破碎率。翅板和机体夹层设计避免了物料贴壁出现滞留现象,同时也对实现了不留死角的全方位干燥。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示意图。
图3 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 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机体1是方形的,其内插入有进风管2,若干个进风管2在同一平面上水平排列;同时,机体内插入有收风管3,同样的,若干个进风管2也在同一平面上水平排列,进风管层和收风管层间隔排列,且竖直方向上错开排列。
进风管2和收风管3下部都有多个风口4。
使用时,物料由上往下落,直至充满整个内部空间,外部的热风在正压或负压的作用下通过进风管2进入机体1内,并从风口4排出,由于进风管2均匀的分布在机体1内,加之多个风口4的排列,所以多股热风对物料的所有部位全方位均匀的进行干燥。
同时,进风管2起到了承重梁的作用,物料的一部分重量通过收风管2转移到机体1上,减轻了底部物料的承重量,减小了底部物料的破碎率。
热风再对相邻的物料干燥后,通过最近的收风管3下的风口4被收集(为了提高收风的效率,进风管2和收风管3为错列排布,即每个进风管2的中心和相邻的收风管3中心之间的虚拟连线为斜线),并从收风管3排出机体外,所以,热风无需穿透更多的物料层,可以使风机的功率更低,也克服了以往风阻导致的问题,实质上,我们将原有的总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解成很多进风管路和出风管路,工作区域也划分为很多的小区域,这样,无疑的使物料干燥程度更加彻底和平衡。
本发明的物料上料、布料、下料装置等和以往产品类似,这样的装置在以往的文献有很多记载,在此就不在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市永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宜宾市永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17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作用双级液压缸和工程机械
- 下一篇:航母舰载机用叶轮式弹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