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起重机大车卷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01636.3 | 申请日: | 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0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碧溪起重吊装设备制造厂 |
主分类号: | B66D1/30 | 分类号: | B66D1/30;B66D1/36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大车 卷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重机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起重机大车卷筒装置。
背景技术
在起重机生产中,起重机的大车部分会用到卷筒,传统的卷筒在工作时不能很好地控制绕在卷筒上的钢丝绳状态,容易出现钢丝绳卷绕错位或松动,使卷筒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起重机大车卷筒装置,卷筒上设置有钢丝绳压板机构,使卷筒工作时钢丝绳不会出现卷绕错位或松动现象,卷筒卷绕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起重机大车卷筒装置,包括第一轴端封盖、轴、卷筒和第二轴端封盖,所述卷筒为一中空圆柱体,所述卷筒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钢丝绳压板装置,所述第一轴端封盖和第二轴端封盖分别位于所述卷筒内部圆柱孔的两端并与卷筒内表面相接,所述轴穿过所述第一轴端封盖、卷筒和第二轴端封盖的中心并与所述第一轴端封盖和第二轴端封盖连接一体。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钢丝绳压板机构包括钢丝绳压板、双头螺柱和螺母,所述钢丝绳压板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双头螺柱穿过所述钢丝绳压板上的螺纹孔。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卷筒相对于所述轴的中心线的径向跳动为0.5毫米。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卷筒的壁厚为8到10毫米。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轴两端表面的粗糙度等级为1.6级。
本发明起重机大车卷筒装置工作时钢丝绳不会出现卷绕错位或松动现象,卷筒径向跳动小、平衡性好,工作稳定,卷筒卷绕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起重机大车卷筒装置的结构主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起重机大车卷筒装置的结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第一轴端封盖,2、钢丝绳压板机构,3、轴,4、卷筒,5、第二轴端封盖,6、钢丝绳,7、双头螺柱,8、螺母,9、钢丝绳压板,10、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例示的目的,并不旨在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起重机大车卷筒装置包括第一轴端封盖1、轴3、卷筒4和第二轴端封盖5,所述卷筒4为一中空圆柱体,所述卷筒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钢丝绳压板机构2,所述第一轴端封盖1和第二轴端封盖5分别位于所述卷筒4内部圆柱孔的两端并与卷筒4内表面相接,所述轴3穿过所述第一轴端封盖1、卷筒4和第二轴端封盖5的中心并与所述第一轴端封盖1和第二轴端封盖5连接一体。
另外,所述钢丝绳压板机构2包括钢丝绳压板9、双头螺柱7和螺母8,所述钢丝绳压板9设置有螺纹孔10,所述双头螺柱7穿过所述钢丝绳压板9上的螺纹孔10。
另外,所述卷筒4相对于所述轴3的中心线的径向跳动为0.5毫米。
另外,所述卷筒4的壁厚为8到10毫米。
另外,所述轴3两端表面的粗糙度等级为1.6级。
进一步地,本发明工作时轴3转动带动卷筒4转动,钢丝绳6在卷筒4上卷绕,旋拧螺母8拧紧双头螺柱7,将钢丝绳压板9压紧到卷筒4上,使钢丝绳6不会在卷筒4上错位或松动,保证卷筒4的卷绕效果。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起重机大车卷筒装置工作时钢丝绳不会出现卷绕错位或松动现象,卷筒径向跳动小、平衡性好,工作稳定,卷筒卷绕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碧溪起重吊装设备制造厂,未经常熟市碧溪起重吊装设备制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16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