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蜈蚣草提取物或其部位作为活性成分的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76849.6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2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裵亨祐;丁炳晔;李承式;李省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原子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杨国强;张淑珍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蜈蚣草 提取物 部位 作为 活性 成分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糖尿病或痴呆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蜈蚣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提取物作为活性成分。已经由动物试验确认,蜈蚣草提取物、其部位、以及从所述部位中分离的活性部位有效地对血糖水平进行调节,并且抑制了β‑淀粉样蛋白(Aβ)的活性,所述β‑淀粉样蛋白参与了可能会导致痴呆的淀粉样蛋白斑的形成。因此,所述提取物、其部位、以及从所述部位中分离的活性部位可以有效地在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或痴呆的组合物中、用于预防或改善糖尿病或痴呆的功能食品中、以及用于血糖调节的药物组合物或保健食品中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糖尿病或痴呆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蜈蚣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提取物或其部位作为活性成分。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善和西式化,很高兴看到在身体方面得以理想地发展,但同时,疾病模式也已经转变为由过度摄入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和伴随着工业社会进步的压力引起的西式化的成人疾病。最具代表性的成人疾病为肝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高脂血症等。这些代表性的成人疾病之一的糖尿病是一种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它是由在胰腺β细胞中缺乏胰岛素或胰岛素分泌失常而引起的,从而使得葡萄糖不能用作体内的能量源,并以高浓度保留在血液中,随后在尿液中被排泄。根据病因和用于治疗症状的方法,将糖尿病大致分为以下两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在韩国,至少95%的糖尿病患者是NIDDM患者。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这并不是因为该疾病本身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而是因为它伴随着并发症(例如糖尿病性神经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和肾病),所述并发症可能成为患者正常生活的障碍,并且进一步引发致命结果。
最常见的抗糖尿病药物主要分成以下两组: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注射剂。通常,胰岛素注射剂推荐用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妊娠糖尿病患者、以及难以通过口服降糖药来调节血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同时,口服降血糖药推荐用于难以通过饮食疗法和运动对血糖进行调节的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口服降糖药的实例为磺酰脲类药物和双胍类药物。
磺酰脲类药物的实例为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格列本脲和氯磺丙脲,磺酰脲类药物起到促进胰腺中胰岛素分泌的作用,但不能将它们用于上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以无胰岛素分泌为特征的患者,并且,其仅可应用于显示出胰岛素分泌相对较弱的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由于所述药物具有生下畸形儿、流产和死胎等风险,其不能用于育龄妇女。大多数磺酰脲类药物在肝脏中代谢,然后通过肾脏排泄,这表明对肾或肝功能不全的患者给药时须慎重考虑。
即使药物机制尚未公开,但已经知晓以二甲双胍为实例的双胍类药物增加了胰腺中胰岛素的分泌。双胍类药物的降血糖作用低于磺酰脲类药物,但引起低血糖症的风险也较低。然而,在治疗的早期阶段,这些药物可能会引起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的消化系统副作用和皮疹等副作用,并且还会引起乳酸性酸中毒(一种可能威胁生命的致命性副作用)。因此,这些药物在美国仅被允许用于实验使用。
由于近来磺酰脲类药物或双胍类药物存在问题或副作用,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副作用较少的、更安全的降血糖药剂,可有利地用于对国内或国际日益增加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
近来的合成抗糖尿病药剂也具有严重的副作用,并引起抗药性、此外还伴有降低的药物作用。因此,已经积极地进行研究,以从天然来源中开发或筛选出具有抗糖尿病活性的新型材料,来取代上述化学合成抗糖尿病药剂的使用。
在正常大脑中,未观察到神经原纤维缠结和淀粉样蛋白斑。然而,在痴呆患者的大脑中,在神经元中形成了神经原纤维缠结,并且在神经细胞外形成了淀粉样蛋白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原子力研究院,未经韩国原子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68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