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用户设备处响应于服务请求而接收到服务拒绝之后重新附接到网络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76430.0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2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H·伯奎斯;J-p·科斯基南;J·T·科斯克拉;J·凯科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6/18 | 分类号: | H04W76/18;H04W76/27;H04W76/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酆迅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 设备 响应 服务 请求 接收 拒绝 之后 重新 接到 网络 | ||
提供了用于延迟服务请求的方法和包括计算机程序产品的装置。在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在用户设备处接收包括由网络发送的服务拒绝的消息;响应于所接收的包括该服务拒绝的消息而开始超时时段;并且等待将附接请求发送给网络,直到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从网络接收到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释放或者该超时时段到期。还描述了有关的装置、系统、方法、以及制品。
技术领域
本文所公开的主题涉及无线通信。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TE)系列标准定义了演进型分组系统(EPS)移动性管理(EMM)子层来支持用户设备移动性。EMM还提供了通向会话管理子层的连接管理服务以及连接管理子层的短消息服务实体。EMM连接管理过程包括服务请求、寻呼过程等。通常,当用户设备与网络之间已经建立了非接入层面(NAS)信令连接时执行EMM过程;否则,EMM可以发起NAS信令连接的建立。
通常,当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发生时,EMM的服务请求过程被调用:网络使下行链路信令暂停;用户设备使上行链路信令暂停;用户设备或者网络使用户数据暂停并且用户设备在空闲模式中(例如,EMM-IDLE);在空闲模式(例如,EMM-IDLE)或者已连接模式(例如,EMM-CONNECTED)中的用户设备已经请求了执行移动起始/终止的电路交换(CS)回退或者1xCS回退;网络使下行链路信令暂停;或者用户设备使上行链路信令暂停。此外,服务请求过程可以由用户设备发起,以用于信令、CDMA2000信令、或者EMM-IDLE模式中的用户数据的下行链路传送,在该情况中,网络可以经由寻呼过程来触发用户设备。
如果服务请求没有被网络接受,则网络可以将服务拒绝消息发送给用户设备。此外,网络中的节点(诸如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可以定义对于拒绝来自用户设备的服务请求的原因。例如,如果来自用户设备的服务请求不能被接受,则网络可以将服务拒绝消息返回给用户设备,并且服务拒绝消息可以包括用于该拒绝的原因代码。
发明内容
提供了用于延迟服务请求的方法和包括计算机程序产品的装置。在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在用户设备处接收包括由网络发送的服务拒绝的消息;响应于所接收的包括该服务拒绝的消息而开始超时时段;并且等待将附接请求发送给网络,直到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从网络接收到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释放或者超时时段到期。
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如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所描述的和/或如以下特征中所描述的,也可以进行更多变化之一。该等待发送该附接请求可以防止该附接请求与该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释放之间的竞争条件。去往网络的该附接请求可以在该等待之后被发送。用户设备可以自主地发起用户设备与网络之间的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的释放,并且当超时时段到期而没有在用户设备处接收到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释放时,在该发送之前建立用于运载该附接请求的另一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当超时时段到期而没有在用户设备处接收到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释放时,用户设备可以将该附接请求发送给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和网络,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可以在接收到包括该服务拒绝的消息之前被建立。该消息可以包括如下的服务拒绝消息,该服务拒绝消息包括表示没有被导出的用户设备标识的第一指示、以及表示用户设备隐含地被脱离的第二指示。该消息可以包括如下的服务拒绝消息,该服务拒绝消息包括原因9和原因10中的至少一个。
将理解,前述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的和解释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除了本文所阐述的那些特征和/或变化之外,还可以提供进一步特征和/或变化。例如,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指向所公开特征的各种组合和子组合,和/或下面在详细描述中所公开的若干进一步特征的组合和子组合。
附图说明
被并入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文所公开的主题的某些方面,并且与本描述一起帮助解释与本文所公开的主题相关联的一些原理。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64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