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桨式风扇在审
申请号: | 201280076216.5 | 申请日: | 2012-10-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5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河野惇司;田所敬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D29/32 | 分类号: | F04D29/32;F04D29/6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晓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桨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旋桨式风扇、送风装置以及室外机。
背景技术
螺旋桨式风扇一般具有与驱动源连接的圆筒状的毂和从毂外周面呈放射状延伸的多枚叶片。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在各叶片中,将弧度比最大的位置设定在与叶片外周缘相比更接近叶片根基部的位置,并且使弧度比从弧度比最大的位置到叶片根基部递减。利用该结构,在叶片根基部的附近,抑制了漩涡的产生而不做大的功。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52443号公报(主要是图1)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此外,由于在与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方向逆向地作用的科里奥利力和相邻的叶片面的压力梯度平衡,因此,叶片间的气流沿着叶片流动。但是,上述压力梯度的存在遍及毂外周面,而在毂外周面的边界层内,气流的相对速度小,所以,科里奥利力变小。因此,在毂外周面附近,上述平衡被破坏,由于上述压力梯度的影响,产生朝向相邻叶片的二次流。而且,由于该二次流与叶片碰撞而漩涡产生,该漩涡成为噪音的原因。
另一方面,根据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螺旋桨式风扇,通过使弧度比从弧度比最大的位置到叶片根基部递减,能够抑制在叶片与毂的连接部产生的漩涡,但存在叶片与毂的连接部附近的叶片的功变小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桨式风扇,其能够抑制在叶片与毂的连接部产生的漩涡,并实现风扇的低噪音化,而不依赖于叶片根基部附近的叶片的弧度比的设定。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螺旋桨式风扇具有:毂部,所述毂部具有筒壁;以及多个叶片,所述多个叶片从所述毂部的所述筒壁的外周面呈放射状延伸,在所述外周面上的相邻的一对所述叶片之间,设置有二次流控制缝隙,多个所述二次流控制缝隙分别贯通所述筒壁,并连通所述毂部的内部与该毂部的外侧,所述筒壁的下游端封闭,该筒壁的上游端开放,从侧面观察时,多个所述二次流控制缝隙分别相对于该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轴线倾斜地延伸,且在与所述多个叶片的叶片根基部的形成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倾斜地延伸。
用于达成该目的的本发明的送风装置具有:上述本发明的螺旋桨式风扇;向所述螺旋桨式风扇赋予驱动力的驱动源;以及容纳所述螺旋桨式风扇和所述驱动源的壳体。
并且,用于达成该目的的本发明的室外机具有:换热器;上述本发明的螺旋桨式风扇;向所述螺旋桨式风扇赋予驱动力的驱动源;以及容纳所述螺旋桨式风扇、所述驱动源和所述换热器的壳体。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螺旋桨式风扇,能够抑制在叶片与毂的连接部产生的漩涡,实现风扇的低噪音化,而不依赖于叶片根基部附近的叶片的弧度比的设定。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下游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螺旋桨式风扇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1的螺旋桨式风扇的侧视图。
图3是说明本实施方式1的螺旋桨式风扇的毂外周面上的气流的图。
图4是说明通过本实施方式1的螺旋桨式风扇的毂外周面上的缝隙的气流的图。
图5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是说明毂外周面上的缝隙的设置位置的图。
图6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是说明毂外周面上的缝隙的设置位置的图。
图7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是说明毂外周面上的缝隙的设置位置的图。
图8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是说明毂外周面上的缝隙的形状的图。
图9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是说明毂外周面上的缝隙的形状的图。
图10是说明通过作为比较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间的气流的图。
图11从吹出口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室外机时的立体图。
图12涉及本实施方式7,是用于从上面侧说明室外机的结构的图。
图13涉及本实施方式7,是表示拆下了风扇格栅的状态的图。
图14涉及本实施方式7,是进一步除去前面板等而表示内部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实施方式。此外,在附图中,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者对应部分。
实施方式1
图1是从下游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螺旋桨式风扇的立体图。图2、图3以及图4分别是螺旋桨式风扇的侧视图、说明毂外周面上的气流的图以及说明通过缝隙的气流的图。螺旋桨式风扇1具有毂部3和多个叶片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62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