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75903.5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0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小川槙一;上田泰央;船津加央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39/00 | 分类号: | A61M39/00;A61M39/02;F16K15/18;F16L3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在对患者进行输液的输液管线中,将多条导管彼此连接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在对患者进行输液的情况下,将多条导管连接而构筑从输液袋连接至患者的输液管线,且多条导管彼此之间经由连接器而连接。另外,在输液中,也存在如下情况:相对于向患者供给主要的输液剂的主管线,而从其他管线供给其他的输液剂,且通过连接器混合而引导至患者。在该情况下,连接器使用具有供输液剂流通的3个端口且能够任意切换输液剂的流通状态的三通旋塞等(参照日本特开第3719443号公报)。
日本特开第3719443号公报中所公开的连接器在主体上具有:构成主管线的流路的第1及第2端口;和构成其他管线的流路的第3端口。在该主体中设有用于切换操作第1~第3端口的连通的旋塞(cock、切换部)。另外,由于需要插入连接其他管线的凸连接器,所以在第3端口的内部具有如下的空间部,该空间部与将第1及第2端口的流路之间连通的内部流路(主管线的流路)连接,并且以与该内部流路相比沿径向扩开而具有比较大的容积的方式形成。
在第3端口的空间部中,在没有连接其他管线的凸连接器的状态(第3端口的封闭状态)下,会产生流体即输液剂(或空气等)停滞的现象。停滞于这样的空间部中的流体(以下也称为停滞流体)尤其可能在医疗设备中导致各种不良情况。
在第3端口的空间部中,在未连接其他管线的凸连接器的状态(第3端口的封闭状态)下,会产生作为流体的输液剂(或者,空气等)停滞的现象。因此,担心特别在医疗设备中,这种在空间部中停滞的流体(以下,也称为停滞流体)将带来各种不良情况。
例如,在对患者供给输液剂之前,虽然实施了用输液剂填满输液管线内而将空气排出的作业,但存在气泡(空气)停滞于空间部中的可能性,在将输液剂向患者供给时,残余的气泡有可能与输液剂一起向患者导入。另外,在供给高营养化的液体来作为输液剂的情况下,有可能因该液体停滞于空间部,而导致细菌在连接器内增殖,且将该细菌向患者导入。而且,在更换对患者供给的药液的情况下,有可能由于在以前的药液残留于空间部的状态下供给接下来的药液,而导致混入不同药液并向患者导入。
为了消除上述那样的不良情况,连接器构成为,使在内部流路内流动的输液剂迂回而引导至空间部。被引导至空间部的输液剂使停滞流体流动,由此促进从空间部排出停滞流体。
但是,日本特开第3719443号公报中所公开的连接器具有比内部流路更宽阔的空间部,由此,在内部流路与空间部的边界形成有层差部分。这种连接器中,即使将输液剂引导至空间部,输液剂也不会向着空间部的层差部分附近,则具有停滞流体仍然残留的问题。特别是,适用于输液管线的连接器会以使第3端口成为向上朝向或横向朝向等各种姿势来使用。因此,根据连接器使用时的姿势,有可能在空间部的层差部分附近积存大量停滞流体,从而不能充分地消除因停滞流体而产生的上述不良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以提供一种连接器为目的,即使在以各种姿势使用该连接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大幅抑制在空间部产生停滞流体的情况,由此,能够提高输液的安全性,从而良好地供给所希望的流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供能够位移的阀体配设的端口;设在上述端口内的空间部,该空间部由当上述阀体位移时将上述阀体沿圆周方向包围的侧壁及位于上述阀体的相对位置且能够允许该阀体的位移的底壁构成;流通部,其在与上述侧壁分离的位置与上述底壁连接设置,且能够使流体相对于上述空间部流通;和切缺部,其以从上述流通部连接至上述侧壁的方式切缺。
根据上述构成,连接器具有以从流通部连接至空间部的侧壁的方式切缺的切缺部,由此,能够沿着切缺部而将流体引导至侧壁附近,从而能够减少易在侧壁附近产生的停滞流体。另外,即使在使连接器的端口以横向朝向使用的情况下,相对于停滞流体易积存的空间部的下部侧及上部侧,也能够使流体从切缺部通过而流动,从而减少停滞流体的产生。因此,连接器不论使用时的端口朝向都能够大幅抑制停滞流体的产生。由此,能够提高输液的安全性,从而良好地供给所希望的流体。
另外,优选为,上述切缺部是以比上述流通部与上述底壁之间的连接角度大的角度倾斜的槽部。
这样,切缺部以比流通部与底壁之间的连接角度大的角度倾斜,由此,能够相对于空间部的侧壁从流通部顺畅地引导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茂株式会社,未经泰尔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59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