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72789.0 | 申请日: | 2012-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1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奥中孝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1/18 | 分类号: | B66B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龚晓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至4中公开了用于对双层电梯进行组群管理的装置。
在专利文献1和2所记载的装置中,为了使乘客不会弄错上轿厢或下轿厢进行搭乘,从扬声器和/或显示器进行规定的引导。在专利文献3和4所记载的装置中,考虑已登记的层站呼梯,进行新层站呼梯的分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8894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09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27284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许34358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以往的装置中,为了使乘客不会搭乘错误的轿厢,必须设置扬声器和/或显示器这样的通知装置。乘客必须通过听广播或看显示,来确认自己是否搭乘正确的轿厢(上轿厢或下轿厢)。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扬声器和/或显示器就能够使乘客搭乘适当的轿厢的电梯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系统具备:组群管理装置,其对多台电梯装置进行组群管理;和目的地呼梯登记装置,其设于电梯的层站,供乘客在层站登记目的地呼梯,电梯装置具备在同一井道内升降的多个轿厢,组群管理装置具备:第1判定部,其对第1轿厢暂时分配从目的地呼梯登记装置新登记的呼梯,在处于第1轿厢的上方或下方的第2轿厢将早于第1轿厢停靠于层站的情况下,将第1轿厢从第1组候选轿厢中排除;和分配轿厢决定部,其从第1组候选轿厢中选定对新登记呼梯分配的轿厢。
本发明的电梯系统具备:组群管理装置,其对多台电梯装置进行组群管理;和目的地呼梯登记装置,其设于电梯的层站,供乘客在层站登记目的地呼梯,电梯装置具备在同一井道内升降的多个轿厢,组群管理装置具备:第2判定部,其对第1轿厢暂时分配从目的地呼梯登记装置新登记的呼梯,在第1轿厢和处于第1轿厢的上方或下方的第2轿厢将连续停靠于层站的情况下,将第1轿厢从第1组候选轿厢中排除;和分配轿厢决定部,其从第1组候选轿厢中选定对新登记呼梯分配的轿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系统,不使用扬声器和/或显示器,就能够使乘客搭乘适当的轿厢。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系统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适当简略化或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系统的结构的图。
1是在电梯井道内升降的轿厢装置。轿厢装置1具备用于供乘客搭乘的上轿厢2和下轿厢3。上轿厢2和下轿厢3被上下连结。下轿厢3配置在上轿厢2的下方。上轿厢2和下轿厢3成为一体地在井道内上下移动。
4是对轿厢装置1进行控制的轿厢控制装置。由轿厢控制装置4进行轿厢装置1的行进控制、门开闭控制。轿厢控制装置4单独进行上轿厢2的门开闭控制和下轿厢3的门开闭控制。
上轿厢2具备轿厢操作盘(未图示)。轿厢操作盘是用于供乘客在上轿厢2内登记目的地呼梯的装置。轿厢操作盘例如具备上轿厢2所停靠的每个楼层的目的地按钮(未图示)。乘客操作目的地按钮,输入自己的目的地楼层。当从轿厢操作盘输入了目的地楼层时,轿厢控制装置4将对应的呼梯登记请求输出至组群管理装置12。在该呼梯登记请求中包括进行了目的地楼层输入的轿厢(即上轿厢2)的信息和被输入的目的地楼层的信息。
与上轿厢2同样地,下轿厢3具备轿厢操作盘(未图示)。下轿厢3具备的轿厢操作盘的功能与上轿厢2具备的轿厢操作盘的功能相同。当从下轿厢3的轿厢操作盘输入目的地楼层时,轿厢控制装置4将对应的呼梯登记请求输出至组群管理装置12。在该呼梯登记请求中包括进行了目的地楼层输入的轿厢(即下轿厢3)的信息和被输入的目的地楼层的信息。
5是在其他的井道中升降的轿厢装置。即,轿厢装置5在与供轿厢装置1升降的井道不同的井道中升降。轿厢装置5具备供乘客搭乘的上轿厢6和下轿厢7。上轿厢6和下轿厢7被上下连结。下轿厢7配置在上轿厢6的下方。上轿厢6和下轿厢7成为一体地在井道内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27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