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饮水机在审
申请号: | 201280071978.6 | 申请日: | 201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5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织田嘉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宇宙生命 |
主分类号: | B67D1/07 | 分类号: | B67D1/07;B67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饮水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将从交换式的原水容器预先向存积罐移送的水作为饮用水注入的饮水机。
背景技术
若饮水机因用户操作控制杆、操作水龙头而打开阀,则存积罐的水从注水路流出,而能够将该流出的水注入用户的杯子等。其中,尤其存在原水容器配置于框体的下部并且存积罐设置于比原水容器高的位置的饮水机。这种饮水机在将使用完的原水容器更换为新容器时,作业者无需将较重的新原水容器高高提起,从而能够减轻作业负担。由于存积罐位于比原水容器高的位置,所以采用了通过泵向存积罐汲取原水容器的水的供水路。若存积罐的水量减少,则泵自动工作,将原水容器的水汲取至存积罐直至存积罐成为规定的水量为止(例如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的饮水机具有:框体,拉出口设置于其下部;交换式的原水容器,其以载置于滑动台的状态相对于拉出口出入;以及供水路,其向设置于框体的存积罐汲取原水容器的水。框体具有形成拉出口的左右侧板,并且为了上述侧板的刚性提高等,具有以彼此相对的方式弯折而成的正面前端部。原水容器正置(容器口朝上)于滑动台的上表面。供水路的一端部从上方插入容器口。
如专利文献2所述,在原水容器倒置于滑动台的饮水机中,将原水容器的栓向上方压入的穿刺部设置于滑动台。供水路的一端部设置于穿刺部。穿刺部对栓的压入通常基于将上下反过来的原水容器提起一边使其与穿刺部相碰一边使其下降的作业而完成。也存在如专利文献2那样基于使穿刺部相对于规定配置的原水容器上升的机构而完成的情况。无论哪一种情况,都能够通过穿刺部的刺入,进行原水容器的开封以及与供水路的连接这两方。
作为原水容器,能够使用硬质的瓶、或者具有伴随着残余水量的减少而能够基于大气压收缩的侧周壁的软质容器。若采用软质容器,则空容器的输送便利。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53523号公报(尤其是段落0021、0022、图2、3)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802299号公报
若如专利文献1那样将软质容器作为原水容器,则伴随着残余水量的减少原水容器大致沿着上下方向收缩,但是若如图7、8例示那样原水容器100的侧周壁101因为某种原因产生歪斜的压扁,则担心伸至侧板102的正面前端部102a的背侧。这样,在想要从拉出口拉出滑动台103时,由于侧周壁101的伸出部分被压扁而刚性提高,所以被正面前端部102a勾挂而难以拉出滑动台103。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是,在为了将饮水机的原水容器更换为下一个原水容器而从框体的拉出口拉出滑动台时,使用完而收缩的原水容器的侧周壁不会勾挂于拉出口的侧板的正面前端部。
为了完成上述课题,本发明关键在于,设置在左右两侧限制载置于滑动台的原水容器的侧周壁的容器支架,并且将该容器支架的最低高度以及形状设定为:收缩的原水容器的侧周壁不会被勾挂而拉起该原水容器,且将使用完的该原水容器的侧周壁收容于该容器支架的内侧。即便原水容器的侧周壁向左右任一侧变形收缩,容器支架也限制侧周壁,在使用完的时刻,侧周壁收容于容器支架的内侧。因此,在拉出滑动台时,容器支架不会勾挂于侧板的正面前端部。这里,若允许收缩的侧周壁在容器支架上伸出,成为勾挂于容器支架的状态,则因侧周壁进一步进行收缩,从该勾挂部分吊挂于容器支架内侧的原水容器部分被向上方拉起,从而无法继续容器支架对侧周壁的限制直至原水容器使用完为止。对于这种情况,能够通过采用将容器支架的最低高度形成为足够高并且消除成为收缩的侧周壁的勾挂位置的边缘、突起端、台阶等的支架形状,来可靠地避免。此外,在本发明中,左右方向的概念是指与滑动台出入拉出口的移动方向成直角的水平方向,高度的概念除非特别提及否则是指地上高,上下方向的概念是指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
在本发明中也能够构成如下饮水机:在滑动台设置有将原水容器的栓向上方压入的穿刺部,在穿刺部设置有供水路的一端部,原水容器倒置于滑动台。若如上述那样将容器支架的最低高度以及形状设定为:收缩的原水容器的侧周壁不会被勾挂而拉起该原水容器,则不会产生如下危险性,即,与穿刺部紧贴的该原水容器的容器口部伴随着上述拉起相对于穿刺部上滑,从而与该穿刺部的嵌合松脱而引起漏水。因此,能够采用现有的穿刺部的连接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宇宙生命,未经株式会社宇宙生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19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