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供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71790.1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7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野村壮志;石浦直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穆德骏,谢丽娜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供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非接触方式向可动部上的电气负载进行供电的非接触供电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与以往相比改善了可动部的冷却特性的非接触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对安装有多个元件的基板进行生产的基板用作业设备,有焊料印刷机、元件安装机、回流焊机、基板检查机等,将它们通过基板搬运装置连接而构筑基板生产线的情况较多。这些基板用作业设备大多具备在基板上移动而进行预定的作业的可动部,作为对可动部进行驱动的一单元,可以使用线性电动机装置。线性电动机装置通常具备:沿移动方向将多个磁铁的N极及S极交替地排列设置的轨道部件;及构成为包含具有铁心及线圈的电枢的可动部。为了向可动部上的电气负载进行供电,以往使用了可变形的供电用线缆。而且,近年来,为了消除供电用线缆所引起的搬货重量的增加、金属疲劳所引起的断线的风险等弊端,也提出了非接触供电装置的适用方案。
在此,搭载于可动部的电气负载存在如下的结构。例如,在元件安装机的作为可动部的安装头上搭载有使吸附选取元件的吸嘴产生负压的气泵、使吸嘴转动及升降的驱动马达及它们的控制部等。而且,在基板检查机的作为可动部的检查头上搭载有对基板上的配线图案、元件的安装状态进行拍摄的相机、其数据传送部及控制部等。而且,线性电动机装置的电枢也是电气负载的一种。为了使由可动部上的电气负载产生的热量散发而抑制温度上升,有时设有散热片等,这种非接触供电装置的冷却结构的技术例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
专利文献1的权利要求2公开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具备受电部的受电线圈部、与该受电线圈部进行电磁结合的供电部的供电线圈部及设于供电部而将受电部的周围覆盖的收容部,而且,收容部由导热率高的材质构成,且在外周具备散热部。由此,记载了如下内容:能够避免人触碰到供电线圈部,而且,通过来自收容部的散热能够使供电线圈部的温度降低。
而且,专利文献2公开的平面显示器的非接触供电装置使供电器与平面显示器侧的受电器正对,通过电磁感应作用进行供电,而且,将吸热部件设于供电器,在供电时与受电器发生接触而吸收热量。由此,记载了如下内容:在受电器内不包含大的散热部件,即使薄型化也能得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558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801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非接触供电装置并不局限于基板用作业设备的用途,大多作为向可动部的电气负载进行供电的单元而使用。此时,当为了使由电气负载产生的热量散发而增大可动部或设置散热片等来增加散热面积时,可动部的重量增加。由此,产生为了对可动部进行驱动而需要大的驱动力的问题点、可动部的移动速度受到限制的问题点。
针对这些问题点,专利文献1的技术是对固定的供电部的供电线圈部进行冷却的技术,无法适用于可动部的冷却。
另外,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即使并未电接触,通过使受电器与供电器接触的导热也能改善受电器侧的冷却特性。该技术以在供电中受电器与供电器不会相对移动而确保接触状态的情况为前提。因此,如由线性电动机装置驱动的基板用作业设备那样,对于处于移动的可动部,无法适用于在确保间距的同时进行供电的结构。
本发明鉴于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点而作出,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供电装置,利用用于向可动部上的电气负载进行供电的非接触供电用元件及非接触受电用元件来改善可动部的冷却特性,与以往相比能够使可动部小型轻量化。
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一方案的非接触供电装置的发明具备:非接触供电用元件,设于固定部;高频电源电路,向上述非接触供电用元件供给高频电力;非接触受电用元件,设置在能够移动地架装于上述固定部的可动部,与上述非接触供电用元件隔有距离地相向而以非接触方式接受高频电力;及受电电路,对上述非接触受电用元件所接受的高频电力进行转换而向上述可动部上的电气负载进行供电,上述非接触受电用元件在与上述非接触供电用元件隔有距离地相向的表面上具有将由上述电气负载产生而传导的热量以高辐射率进行辐射的热辐射层或热辐射面,上述非接触供电用元件在与上述非接触受电用元件隔有距离地相向的表面上,具有将热量以高吸收率进行吸收的热吸收层或热吸收面,将由上述电气负载产生一部分热量从上述非接触受电用元件向上述非接触供电用元件传递,而在上述固定部侧进行散热。
第二方案的发明以第一方案为基础,上述热辐射层或上述热辐射面是包含将热量转换成远红外线进行辐射的功能材料而形成的片材或涂膜、或者是热辐射率高的黑色涂装面、镀敷面或加工处理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未经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17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系统时钟产生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照明灯开关集中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