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蓝相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71706.6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4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郑致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9/56 | 分类号: | C09K19/56;C09K19/42;C07D271/10;G02F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文平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 ||
1.复合材料,其包含:
手性向列型液晶主体;和
至少一种弯曲形化合物,其中所述复合材料的液晶蓝相的稳定 温度范围为至少约5℃。
2.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复合材料的厚度为约0.25μm 至约15μm。
3.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复合材料的厚度为约0.5μm 至约2μm。
4.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复合材料的厚度为约1μm。
5.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弯曲形化合物具有式(I) 的结构: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卤素和包含1至15个碳的脂族烃;
其中Ar1,Ar2,Ar3,Ar4和Ar5各自独立地选自碳环芳烃,取代 碳环芳烃,杂环芳烃,取代杂环芳烃,多环芳烃,和取代多环芳烃;
其中X1和X2各自独立地选自CH2,O,NH,和S;和
其中Y1和Y2各自独立地选自C=O,C=CH2,C=NH,和C=S。
6.权利要求5的复合材料,其中X1是O,X2是O,Y1是C=O, 和Y2是C=O。
7.权利要求5的复合材料,其中Ar3是五元芳族杂环。
8.权利要求5的复合材料,其中Ar1,Ar2,Ar4和Ar5各自独立 地选自六元芳族杂环和六元芳族碳环。
9.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弯曲形化合物具有式(II) 的结构:
其中R3和R4各自独立地选自卤素和包含1至15个碳的脂族烃。
10.权利要求9的复合材料,其中R3是C7H15和R4是F。
11.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弯曲形化合物以约5重量 %至约20重量%存在于所述复合材料中。
12.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弯曲形化合物以约7重量 %存在于所述复合材料中。
13.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手性向列型液晶主体包含 约60重量%至约70重量%的共晶向列型液晶和约30重量%至约40 重量%的手性掺杂剂。
14.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手性向列型液晶主体包含 约67重量%的共晶向列型晶体和约33重量%的手性掺杂剂。
15.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复合材料的液晶蓝相的稳 定温度范围为至少约10℃。
16.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复合材料的液晶蓝相的稳 定温度范围为约10℃至约30℃。
17.制备液晶蓝相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包含手性向列型液晶主体和至少一种弯曲形化合物的混合 物的薄膜;
加热所述薄膜;和
冷却所述薄膜以产生液晶蓝相,其中所述液晶蓝相的稳定温度 范围为至少约5℃。
18.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所述薄膜的厚度为约0.25μm至约 15μm。
19.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所述薄膜的厚度为约0.5μm至约 2μm。
20.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所述薄膜的厚度为约1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170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润滑油组合物
- 下一篇:有机发光元件及用于其的发光材料以及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