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体式风力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8116.8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6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松下崇俊;沼尻智裕;小松正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3D9/25 | 分类号: | F03D9/2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风力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备漂浮在水面的浮体和设于该浮体的风力发电机的浮体式风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海上等设置风力发电装置的情况下,通常在水深较浅的区域中,采用的是在水底设置地基并在之上设置风力发电机的着底式的风力发电装置。然而,在水深较深的区域中,上述着底式的风力发电装置不经济,因此采用浮体式的风力发电装置。
上述浮体式风力发电装置具备漂浮在水面的浮体和设于该浮体的风力发电机,作为其形式,提出了各种方案(专利文献1~4)。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1-5218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16503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74395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27704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上述的浮体式风力发电装置在系留于海上等之后,也需要定期地进行设备类的保养或更换等的维护。因此,要求尽量不受到海洋条件等的影响而船舶等的出入容易的浮体式风力发电装置,但是在上述的现有技术的浮体式风力发电装置中,对于系留海上等之后的出入性几乎没有作出考虑。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鉴于上述的课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系留于海上等之后,船舶等的出入容易的浮体式风力发电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涉及一种浮体式风力发电装置,具备:
浮体,其包括3个柱和将该3个柱之间连接的至少2个下壳;及
风力发电机,其设置在所述3个柱中的至少一个的上表面,
所述浮体式风力发电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浮体构成为,通过向内部注入压载水,以吃水面位于所述下壳的上表面的上方的位置的状态被系留于水面,
在所述3个柱中的至少一个柱的侧面且在与所述下壳连接的连接部位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柱的内部进行出入的入口。
这样,在吃水面位于下壳的上表面的上方的位置的状态下设于水面的浮体式风力发电装置中,下壳的上方比其他的部位难以受到波浪的影响。因此,通过在柱的侧面中的与下壳连接的连接部位的上方设置入口,船舶或潜水艇出入浮体式风力发电装置变得容易。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浮体式风力发电装置中,
在所述浮体的内部设置有构成为能够调整压载水的积存量的贮水空间。
若将这样的贮水空间设置在浮体的内部,则通过调整贮水空间的压载水量,能够以适合于出入的船舶或潜水艇的方式调整入口的距水面的高度或深度。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浮体式风力发电装置中,设置在所述浮体内部的贮水空间在所述下壳的长度方向上被分割成多个副室,构成为能够对于该多个副室分别注入及排出压载水。
这样,若贮水空间在下壳的长度方向上被分割成多个副室,则能够防止压载水在浮体的内部偏向一方向、浮体的重心平衡破坏而浮体较大倾斜的情况。而且,构成为对于多个副室能够分别注入及排出压载水,因此通过适当调整各副室的压载水量,也能够控制浮体的重心位置。
另外,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浮体式风力发电装置中,
所述浮体式风力发电装置具备检测所述浮体的姿势的姿势检测传感器,所述浮体式风力发电装置构成为基于该姿势检测传感器的检测值对积存于所述多个副室内的各个压载水量进行控制。
通过这样构成,基于姿势检测传感器的检测值,能够以更高的精度控制浮体的姿势。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浮体式风力发电装置中,
在所述浮体的内部设置有连络所述3个柱间的连络通路。
若将这样的连络通路设置在浮体的内部,则即使在下壳没在水中的状态下,柱间的人或物的移动也成为可能。该连络通路可以包含梯子、台阶、电梯那样的升降单元,也可以具备起重机等的对物的搬运进行辅助的单元。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浮体式风力发电装置中,
在所述3个柱分别连接至少一个系留索,该系留索与所述下壳不交叉且向从所述下壳远离的方向延伸。
若与柱连接的系留索向这样的方向延伸,则对于出入的船舶或潜水艇而言,系留索的存在不会成为出入上的障碍。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浮体式风力发电装置中,
所述浮体具备在所述入口的周围配置的可动式的防波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81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