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厢及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5058.3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0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T·马纳;N·卡里姆帕纳科卡尔纳塔拉让;S·科勒迈南;J·拉帕莱南;R·阿尔布;T·索玛;P·科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力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 |
地址: | 芬兰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目标是一种电梯厢和一种电梯,特别是一种可用于运送乘客和/或货物的电梯厢和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厢通常被形成为包括厢体和悬挂装置,该悬挂装置包括曳引绳和承载框架,承载框架包括下水平梁系统、上水平梁系统、以及第一侧的垂直梁系统和第二侧的垂直梁系统,这些梁系统被相互连接以使得它们形成封闭的环,其内部是包括在厢体中的内部空间,厢体固定到梁系统上,该内部空间可以容纳货物和/或乘客,以用于在电梯厢内部空间运送他们。
传统上,电梯的厢体已经基本上完全位于上述环的内部。另外,现有技术中电梯厢是已知的,其中参与形成前述承载框架的环结构的梁被集成为界定厢体的内部空间的壁结构、顶部结构或底部结构的一部分。这种类型的方案尤其在公开文献EP1970341和WO9933743中示出。利用该方案,可以实现电梯厢的薄的顶部结构。该垂直空间的使用是非常有效的,但是一些剩余自由空间未被利用,并且不能根据场所规定和用户需求修改电梯厢。
电梯厢的顶部的外表面通常由板形成,板被牢固地和刚性地支撑在上水平梁系统上。根据现有技术,电梯厢中具有单独的天花板面板,位于上水平梁系统下方,并且前述的板形成了外表面。顶部面板可以是单片或多片的顶部面板,并且其底面形成了界定厢体内部空间的平坦表面。顶部面板通常为板式结构,其厚度相当薄,照明器可以沉入其中。天花板面板结构增加了顶结构的总厚度,增加量为其自身厚度加上可能的紧固间隙。结合根据现有技术的方案,使用这种类型的常规方法产生了不必要的厚度、重量和技术上复杂的顶部实体,在其制造成本方面是昂贵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尤其是解决已知解决方案的前述缺陷。更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是制造一种电梯,该电梯的电梯厢结构很轻,并且容易根据工作场所的需要进行适配。本发明的目的是进一步地产生一个或多个以下优点,尤其是:
-实现一种电梯,其中电梯厢的结构简单,并且能够使得电梯厢的参数设计用于不同尺寸的电梯。
-实现一种电梯,其中电梯厢的厢体的壁元件、顶部元件和底部元件的连接表面和将厢体固定到框架结构上被协调用于将不同类型并由不同材料制造的元件连接到厢体。
-实现一种电梯,其中电梯厢的结构的制造比以前更便宜,并且被优化用于工作场所。
-实现一种电梯,其中电梯厢的厢体的壁元件的材料可以根据安装场所的规定和需要进行选择。
-实现一种电梯,其中电梯厢的厢体的壁元件的分布方向可以容易地从垂直变换为水平而不需要显著改变厢体的框架结构。
-实现一种电梯,其中电梯厢的顶结构的空间利用率比以前更有效的。
-实现一种电梯,其中电梯厢的厢体的壁结构和/或顶部结构包括具有不同功能的元件,并且根据工作场所的规定,通过改变元件和它们相对于彼此的顺序来适配。
本发明基于这样的概念,即电梯厢包括悬挂装置和厢体,悬挂装置用于在电梯井道中支撑电梯厢,厢体是根据场所规定和客户需求组装的,厢体包括自由内部空间,用于在电梯厢体的内部空间中容纳和运送货物和/或乘客,该内部空间至少被底部、壁、顶部所界定,并且优选的是也被包括在厢体中的门装置、底部元件、垂直梁和顶部梁所界定,该底部元件和垂直梁和顶部梁互相连接,使得它们形成电梯的厢体的矩形棱柱形状的承载框架结构,在其内侧上,框架结构是矩形形状的多个平面元件,它们并排固定到框架结构,并大致从厢体的一个边缘侧向另一个边缘侧延伸,由此形成厢体的均匀的壁表面和/或顶部表面,并且多个元件包括关于集成到元件的功能彼此不同的元件。
在根据本发明的概念的基本实施例中,电梯包括电梯井道以及布置为在电梯井道中移动的电梯厢,该电梯厢包括
-悬挂装置,该悬挂装置包括曳引绳和承载框架,其内部是包括在厢体中的内部空间,厢体固定到梁系统上,
-厢体的框架结构,其包括
底部元件,其包括厢体的向上开放的矩形底表面,以及大致在垂直面方向上的固定表面,该垂直面设置在底部元件的侧边上,用于将前述垂直梁固定到底部元件,
第一侧的垂直梁和第二侧的垂直梁,并且两个平行的第一水平细长顶部梁与顶部连接并且固定到垂直梁,两个平行的第二水平细长顶部梁相互隔开一定距离并基本垂直于它们,其中相邻的顶部梁彼此刚性固定,以及
-内部空间,其由厢体界定,其包括底部元件和多个矩形形状的平面元件,平面元件基本从厢体的一个边缘侧向另一个边缘侧延伸,由此形成厢体的多个均匀的壁表面和/或顶部表面,并且该多个元件包括集成到元件的功能彼此不同的元件。
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上述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力股份公司,未经通力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50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装置
- 下一篇:多层、高层建筑疏散逃生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