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4233.7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1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好村寿晃;林田昌大;野中大辅;森田裕介;松尾光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2/02 | 分类号: | C08F2/02;C08F2/01;C08F2/38;C08F6/10;C08F22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於毓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丙烯酸 聚合物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1)和(2),
工序(1)
使用完全混合型反应器(A),通过包括下述(1)-1、(1)-2和(1)-3各工序的工序来获得第一料浆,
(1)-1
将包含80~99.9质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0.1~20质量%的丙烯酸烷基酯的单体混合物、相对于100摩尔份单体混合物为0.01~1.0摩尔份的硫醇以及满足下述式(1)的量的第一自由基聚合引发剂(a)连续地供给于完全混合型反应器(A),
5.0×10-5<α≤1.75×β×10-6+6.0×10-5 (1)
式(1)中,α为相对于1摩尔单体混合物的第一自由基聚合引发剂(a)的摩尔数,β为所制造的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中丙烯酸烷基酯单元的比例(质量%),
(1)-2
在完全混合型反应器(A)内的温度为110~160℃的条件下搅拌混合,进行聚合以使单体混合物的聚合物含有率为40~60质量%,
(1)-3
由完全混合型反应器(A)连续地获得第一料浆,
工序(2)
其为使用具有活塞流型混合器(B)和活塞流型反应器(C)的反应装置(D)来获得第二料浆的工序,利用内壁温度设定于完全混合型反应器(A)内的温度以上230℃以下的活塞流型混合器(B)在第一料浆中添加第二自由基聚合引发剂(c)来制成料浆混合物后,利用活塞流型反应器(C)进行聚合,获得第二料浆。
2.一种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1)~(3),
工序(1)
使用完全混合型反应器(A),通过包括下述(1)-1、(1)-2和(1)-3各工序的工序来获得第一料浆,
(1)-1
将包含80~99.9质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0.1~20质量%的丙烯酸烷基酯的单体混合物、相对于100摩尔份单体混合物为0.01~1.0摩尔份的硫醇、以及满足下述式(1)的量的第一自由基聚合引发剂(a)连续地供给于完全混合型反应器(A),
5.0×10-5<α≤1.75×β×10-6+6.0×10-5 (1)
式(1)中,α为相对于1摩尔单体混合物的第一自由基聚合引发剂(a)的摩尔数,β为所制造的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中丙烯酸烷基酯单元的比例(质量%),
(1)-2
在完全混合型反应器(A)内的温度为110~160℃的条件下搅拌混合,进行聚合以使单体混合物的聚合物含有率为40~60质量%,
(1)-3
由完全混合型反应器(A)连续地获得第一料浆,
工序(2)
使用具有活塞流型混合器(B)和活塞流型反应器(C)的反应装置(D),通过包括下述(2)-1、(2)-2和(2)-3各工序的工序来获得第二料浆,
(2)-1
在第一料浆中添加满足下述条件(i)~(iii)的第二自由基聚合引发剂(c),利用内壁温度设定于完全混合型反应器(A)内的温度以上230℃以下的活塞流型混合器(B)进行混合,制成料浆混合物,
条件(i):在活塞流型混合器(B)的内壁温度时第二自由基聚合引发剂(c)的半衰期为1000秒以下,
条件(ii):在所述反应器(C)的内壁温度时第二自由基聚合引发剂(c)的半衰期为1000秒以下,
条件(iii):第二自由基聚合引发剂(c)的添加量满足下述式(2),
1.0×10-6<γ≤0.25×β×10-6+5.0×10-5 (2)
式(2)中,γ为相对于1摩尔所述单体混合物的第二自由基聚合引发剂(c)的摩尔数,β为所制造的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中丙烯酸烷基酯单元的比例(质量%),
(2)-2
利用内壁温度设定于完全混合型反应器(A)内的温度以上230℃以下的活塞流型反应器(C)使料浆混合物聚合,制成聚合混合物,
(2)-3
获得聚合混合物中聚合物的含有率为50~90质量%的第二料浆,
工序(3)
将第二料浆供给于挥发物除去装置(E),将挥发物连续地分离除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丽阳株式会社,未经三菱丽阳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423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
- 下一篇:体能与心脏强度辨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