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端子和连接端子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59358.0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5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宇野亮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4/18 | 分类号: | H01R4/18;H01R4/70;H01R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吴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端子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线连接部与电线相连接的部位由树脂覆盖部进行覆盖的连接端子以及连接端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迄今,提出了各种电线连接部与电线相连接的部位由树脂覆盖部进行覆盖的连接端子(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该连接端子的一个现有例子如图1~3所示。
如图1、2所示,现有的连接端子100包括:与配对侧端子连接的端子连接部101、连接有电线W的电线连接部110、将端子连接部101与电线连接部110之间连结的颈部120。端子连接部101和电线连接部110和颈部120是通过将1片导电性金属板弯曲而形成的。
端子连接部101是四边形的筒形。配对侧端子插入该筒形的内部。电线连接部110具有U形的包围壁111。从该包围壁111的两侧端的上端面突出设置有一对第1电线压接部113和一对第2电线压接部114。一对第1电线压接部113压接在电线W的芯线150。第2电线压接部114压接在电线W的被覆盖外皮151所覆盖的部位。
颈部120具有底面壁121、和从该底面壁121的两侧端竖直设置的一对侧面壁122。底面壁121及一对侧面壁122从端子连接部101及电线连接部110的各壁连续地形成。一对侧面壁122倾斜成相互的间隔从端子连接部101向电线连接部110缓缓变窄。通过颈部120,端子连接部101的宽度尺寸被缩小至电线连接部110的宽度尺寸。
电线连接部110与电线W相连接的部位被树脂覆盖部130覆盖。树脂覆盖部130通过树脂的注射成型而制作。
即,如图3所示,将连接有电线W的连接端子100放置在树脂成型用的金属模具140。金属模具140由下金属模具141和上金属模具(未图示)构成。在图3中示出将连接端子100放置在下金属模具141的状态。接下来,向下金属模具141内的腔室141a和上金属模具(未图示)内的腔室(未图示)浇注树脂,所浇注的树脂固化,从而制作树脂覆盖部130。
此处,在树脂成型时,金属模具140的模仁部142(图2中虚线所示)进入颈部120内。模仁部142的两个侧面形成为与一对侧面壁122相对应的倾斜面。模仁部142将熔融树脂截流,使其不会从电线连接部110侧向端子连接部101侧流入。
根据上述现有例,例如在连接端子100和电线W的芯线150是不同的金属材质的情况下(例如铜制的连接端子100和铝制的电线W),如果水等进入两者相连接的部位,则因两者的电位差而流过电流并产生腐蚀,因此利用树脂覆盖部130防止这样的腐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97704号公报(JP2010-097704A)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35121号公报(JP2010-135121A)
发明内容
然而,在现有例的连接端子100中,由于颈部120的一对侧面壁122倾斜,因此如图4(a)所示,如果模仁部142放置在从颈部120的预定位置向端子连接部101侧偏离的位置,则在模仁部142与各侧面壁122之间出现间隙d,不能可靠地截流熔融树脂。如果熔融树脂流入端子连接部101内,则有可能成为接触不良的原因。
如图4(b)所示,如果模仁部142放置在从颈部104的预定位置向电线连接部110侧偏离的位置,则模仁部142会与各侧面壁122的上端面抵触,不能放置模仁部142。此时,模仁部142、侧面壁122有可能发生损伤等。所以,产生了需要高精度定位控制模仁部142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端子,在树脂成型时,不需要利用金属模具来防止熔融树脂向端子连接部内流入,金属模具的定位控制较容易。
在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中,连接端子包括:端子连接部,其具有使配对侧端子插入的筒部;电线连接部,其连接有电线;颈部,其将端子连接部与电线连接部之间连结。电线连接部与电线相连接的部位被树脂覆盖部覆盖。在端子连接部设置有将筒部内的颈部侧封闭的闭塞壁。颈部具有底面壁、和从底面壁的两侧竖直设置的一对侧面壁。一对侧面壁具有相互的间隔不变的平行壁部。
闭塞壁也可以是将两片重叠的上面壁之中内侧的上面壁的后端朝向下方弯曲而形成。
在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中,是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连接端子的制造方法,在树脂覆盖部的成型时,设置在金属模具的树脂截流用的模仁部进入一对平行壁部的内侧,向金属模具内的腔室浇注树脂,所浇注的树脂固化,从而形成树脂覆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93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